從什么時候開始,書院也要用人命做交易了?
秦風也在看著他,反問道:“犧牲少數人,保存多數人,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這是最好的選擇,在全都死和死九個人這兩種選項當中,選哪一個似乎并不值得糾結,如果換做是你來做主,你會如何選?”
梁小刀的目光有些恍惚,說道:“我不知道。”
這的確是一個很讓人心里難受的選擇,但同樣也是一目了然的選擇,九成的人都會選擇犧牲九子鑄造九鼎,保人間無憂。
這并不難選擇。
但這不公平。
這也很沒道理。
秦風說道:“面對著遙不可及的未來,選擇一個肉眼看得到的方向才是最好的抉擇。”
梁小刀罵了句:“去他媽的。”
秦風并不介意,也沒有說話。
犧牲少數人換取多數人是無能的一種表現,但卻是為了生存,沒有對錯之分。
梁小刀這一次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便問了出來:“如果你們早已經確定了這個計劃值得被使用,為何不強行將王知唯禁錮或者帶離人間,留著他在武當山就等于有隨時拔劍的可能性,書院和青山的計劃不也就沒有了實施的可能,就像是現在這樣?”
未來一兩年后天上仙就會來到人間,那時候的九子依舊還只是游野境界,不可能成為宗師,也不可能無限接近六境,自然也就無法獻祭自身鑄造九鼎。
秦風并沒有隱瞞,解釋道:“書院和青山的計劃并沒有十成的把握,雖說院長和掌教都有著鑄造九鼎的把握,但最多只有七成,如果千年之后失敗了呢?面對這樣的事情方案和謀劃永遠不只有一個,這么多年來的發展懷玉關內的陣營分成了三個,第一個便是留守在懷玉關內,生老病死都在其中的那些人,他們出生便在那里,死后也埋葬在那里,一代接著一代的傳下去。”
“第二個便是人間不停過去支援的那些人,也就是從書院,青山,虛境之內進入懷玉關的那些人。”
“第三個便是遠古之時轉世重修的那些人,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阻攔,所以才讓王知唯這個不穩定因素始終待在武當山上。”
梁小刀有些不解,于是再度問道:“為何他們要讓王知唯留在武當山?”
秦風回答道:“武當山是王知唯的重修之地,只有留在武當山他才能夠蓄勢,將那把劍永遠封在劍鞘當中同樣也是在蓄勢,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蓄勢成功,當他拔劍之日便會直接成為六境修士,擁有左右戰局的力量,如果失敗,便是現在這個樣子。”
蓄勢!
梁小刀這一次聽懂了他的意思,王知唯之前一直是游野修士,伴隨著陳落蘇聲晚子非等人接連破境,他仍舊停留在四境不曾有任何突破的跡象,這并不是不能突破,而是在蓄勢,前段日子徐盈秀身死,王知唯拔劍,一身修為直入五境巔峰,所以才能夠守住那些門。
他還差一些,還差一些年。
如果再晚些年拔劍就能夠成為六境修士,可惜沒如果。
懷玉關上有三方勢力,之前雖然有些分歧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也不會發生什么惡劣的內訌,就想是書院一樣,良性競爭。
但現在王知唯拔出了劍,三方的計劃全都失敗,那就只能像陳先生說的那樣,看看這段時間內能夠發生什么變化,實在不行最后就只能硬碰硬了。
幾人都陷入了沉默當中,秦風看著梁小刀,伸手指了指那扇門,說道:“那么現在,你想去找莫山海嗎?”
九子的誤會已經解除,得知了真相的梁小刀和鐘良二人心中對于九子都是有些慚愧和憤怒。
慚愧自己之前的不明就里,憤怒他們如此簡單的就接受了自己的使命。
無限接近六境,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九人為何不嘗試著破境?
如果他們真的能夠修行到那一步,讓九人按照自己的境遇去經歷,去成長,日后踏足六境的可能會不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