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的居住面積不管是如何的擠壓,也騰空不了多少的房子出來。
就算蕭燕組織著手下們,搭建了大批的帳篷和窩棚,暫時勉強的安置下了這么多人;但是其擁擠的程度,簡直是有些發指。
往往一個六、七口的家庭,都只能擁擠在一個十幾平方的帳篷。
又或者,是面積還要小上一點的房間;這樣的居住密度,晚上就是想讓所有人找地方躺下睡覺,都很有一點的難度。
要光是擁擠一點,問題也不是那么的迫切。
讓蕭燕等互助會管理層所提心吊膽的是,這么密集的居住程度,要是萬一爆發起了傳染病,那問題可就大了。
不說別的,三哥家隨意的排泄行為可是全球聞名的事情;而作為三哥家曾經的地盤,珍珠城的民眾也是受到了相當的影響。
光是這么多人隨地排泄的奔放行為,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所以,互助會除了加大衛生的管理力度,嚴禁這種糟糕的劣習以外,建造出足夠多的居民住宅,就成為了目前互助會最大的工作重心。
這些住房建造的標準,全部被放到了最低。
也就是說,美觀、大方、豪華等什么的,統統想都不要去想。
原則上,只要是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塌不了,足夠能遮風擋雨、有著完善的下水道和衛生設施這些就行了,先解決掉目前人員的安置問題再說。
至于提高群眾們居住水平,考慮到個人的**空間這些,那是幾年之后再說的事情了。
如果到了那個時候,這個希望之城還依然健在的話……
于是,前幾天時間里在希望城中,還有點無所事事的成年男女們,立刻就變得無比忙碌起來。
一小部分人和所有的工程機械,開始在郊區平整地基和開挖下水道。
最初平整出來的地基上,已經有著一部分有相關經驗的建筑工人,帶著數量眾多的勞動力,開始進行打地基和修建房屋的工作了。
按照互助會的副首領蕭燕,還有其他高層的初步規劃.
所有的房屋樣式,統一都是那種四面是紅磚墻壁,頂蓋是木梁和樹皮的一層小平房。
想要安置下這么多人之下,一口氣起碼需要建筑二十萬間這樣的小平房,才足夠滿足初步的需要。
而這么多的建筑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一個天文般的數字。
所以剩下的大部分勞動力,則是一下子就派上了大用場;他們從希望城稍遠的地方開始,開始收刮著能用的上的一切材料。
所有倉庫、店面中的建筑材料,自然是一點不剩的都帶了回來。
就連一些民居都被推到和拆除,從其中將能用得上的磚頭、木料這些統統的帶了回來。
當然,像是食物這些重要的資源,搜索隊也是一點都沒有放過;現在希望城的食物供應,已經被互助會統一的進行發放和管理。
每天讓這些人能吃飽肚子,同樣需要海量的食物。
與他們行動一起配合的,是互助會的保安隊、管理隊、運輸車隊、后勤供應隊等將近兩萬余人。
至于之前這些物資和房子屬于什么人,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正如偉大的張首領在電臺的講話中,對所有人所說過了一樣:
這是一場巨大的浩劫,大家只有齊心合力的攜手起來,才能度過這場劫難,才能繼續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