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財帛動人心。
對于常年累月生活在村里的村民來說,讓他們頂著被全村人笑話壓力做無用功的事,確實很難,好在丁闖懷里的小一萬鈔票讓他們著實動心。
耗費一天時間,終于砸開兩個冰窟窿,用小網撈了一網,十幾條,大概有四五十斤,心里默默估算,加上張武德的判斷,整個水庫至少有五萬斤以上,當然,全撈上來不現實。
能撈上來幾千斤就心滿意足。
臨近收工,從雪地里搬出幾塊石頭放在旁邊,一是做記號,第二天一眼就能看到,二是石頭與冰面顏色反差很大,即使晚上有人來水庫,也能看出這里不一樣,防止掉入冰窟窿里。
心滿意足回到家,只有母親葛淑萍在。
詢問之下才知道老丁說看到他生氣,躲到村委會住。
丁闖對此沒解釋太多,事實勝于雄辯,等三天后到了約定日子舉辦不成功,給老丁賠禮道歉就好,他總不能因為這點事像上一世一樣,一病不起,當然,如果成功最好。
第二天。
丁闖早早起床趕往水庫,張武德和孫梅帶著幾人已經開始破冰,小灣村人就這點好,做事實在,一旦答應就會盡心盡力,而且能吃苦,嘴上抱怨的同時,手上卻不會停。
等到上午九點鐘,岸邊上又出現圍觀人群,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家里閑著也沒事,出來看傻狍子干活,順便看看魚是怎么賣出去的。
“你們先干,累了就歇會。”
丁闖囑咐一聲,向岸邊走去,活并不多,只要在后天早上能開除六、七個冰窟,把三十米長的漁網撒下去就好。
“丁闖,與多少錢一斤,嬸子捧你生意,買兩條,哈哈……”岸邊上的村民帶著調侃意味笑道。
“算我一個,比她多買一條!”
“還招人不?我也有力氣,幫你砸冰。”
“哈哈哈。”
岸邊一陣大笑,嘲笑意味不多,消遣為主,這兩天丁闖就是全村人茶余飯后的談資,畢竟村里樂子很少,他是最大的樂子。
“行啊,給你們算便宜點,一塊錢一斤怎么樣?”丁闖絲毫不在意他們看法,反而輕松回應。
“一塊錢一斤,我買它?”說的村民眼睛一瞪:“這里的魚白給我都不要,花錢買它,燒的慌!”
“就是,丁闖,你也不實在,縣里鯉魚才賣八毛,你賣一塊,不是坑自己人嘛?”
丁闖聽他們調侃結束,這才抬手向下壓了壓。
“給我叔叔嬸子、大爺大媽,我不是來賣魚的,想問問各位手里都有山貨吧?我要收山貨,榛子、蘑菇、人參,只要是山貨都要!”
這是剛剛才想到的,只賣魚,可以冠冕堂皇的說走精品路線,可對于一個創業初期的人來說,太單薄了一點,農村不僅產魚,還有山貨,也要加以利用。
“你收山貨?”
聽到這話,所有人愣住。
他們手中確實有,每年閑暇時候都會上山采蘑菇、踩榛子,挖草藥,以前也有人來收過,奈何來收的人說成色不好、品相不好,各種理由壓價,后來干脆沒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