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味兒,有價格,怎么沒有說市場?許晴、張鳳英、鄭青樹都站在旁邊,他們也看出來,自從第一家就把出來之后,丁闖的臉色就越來越難看,數據也聽到兩個,心里擔憂。
“能不能是剛上市的原因,大家還沒接受?”張鳳英安慰道:“不都說完事開頭難嘛,咱們現在就是開頭,肯定難,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丁闖沒說話。
其實心里已經把張鳳英的安慰給反駁了,對于正常人而言,萬事開頭難不假,可自己不同,啤酒上市可是有趙山青也袁爺加持的,從每個夜場的推銷力度就能看出來,絕對用力了。
如同后來的電影市場,金灣啤酒的排片率已經是最高。
可不賣座,就是自己的問題!
鄭青樹雖說想要債,但更多時候是感性動物,對小灣村有感情,對啤酒也有感情,跑到前臺,把每種啤酒要了一瓶,逐一喝一口,隨后道:“明明就是今晚啤酒最好喝嘛,有舌頭的都能拼出來,真不懂他們為什么喝過之后,還愿意喝其他啤酒,這與給他鮑魚龍蝦不吃,非得回去吃豬食有什么區別?”
哪怕沒進入小灣村之前,他本人也是非常反感市面上的啤酒,麥芽濃度不夠,制作工藝也是粗加工,認為很多地方崇拜國外啤酒,就是被這些垃圾啤酒影響了啤酒在國人心中形象。
許晴皺了皺眉,她沒想過啤酒能不能好賣,只是看丁闖情緒低落,也跟著情緒低落,也寬慰道:“應該是大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過一段時間不會好。
而且會越來越差。
身為營業場所,自然是為客戶服務,現在推金灣啤酒是因為剛上市,他們可以推薦,等過一段時間,金灣啤酒銷售不及預期,他們也不會再推薦,因為銷售不出去,就代表客戶不認可,夜場不會做讓客戶反感的行為。
所以。
啤酒銷售好,夜場的推薦會讓銷量越來越好。
啤酒銷量不好,很可能會被打入冷宮。
屆時找趙山青沒用、再把趙玲玲喚醒也沒用,別人幫的再多,自己不行,也沒辦法!
丁闖依然沒說話,不是矯情,也需要他們安慰,而是要靜靜想想問題出現在哪里,之前的九九八十一難都過來了,卻倒在銷售上。
問!
要問那些不點金灣啤酒的人,為什么不點,只要把他們不點的理由解決,問題就迎刃而解。
站起身,準備找經理商量一下,做“問卷調查”這時代問卷調查還是個稀有名詞。
剛走出兩步。
就感受到側面三道熟悉的人影走進來。
下意識轉過頭,當看到來人,很詫異,沒想到能在這種場合遇見,打招呼道:“這么巧,你們過來玩啊?”
來的人很久沒見到。
正是當初幫丁闖打廣告的林記者林小雪。
買了頭魚的富二代陳南。
還有另一位白富美許君如。
與許君如和陳南,自從飯局與趙剛發生矛盾之后就沒見過,倒是林小雪見過兩次,后來一直在忙,也就沒時間聯系。
“真是喪。”許君如嘀咕一句,很不待見丁闖,但也沒說的很大聲,保持基本素養。
陳南晃了晃手腕上的手表,沒說話,居高臨下看著丁闖,別看打不過他,但除了打架之外,各個方面都高他不止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