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雪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很理智的人,達不到人間清醒,至少也是知書達理,可現在卻被他奇怪的理論,說的動搖了。
在一段注定沒結果的感情面前,向死而生是勇者,急流勇退是智者。
勇和智該怎么選擇?
“其實……她曲解我的意思了。”丁闖指著那女孩離開的方向,滿臉尷尬,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哪怕不能有婚姻,誰知道是不是夫妻?
又解釋道:“結婚也存在離婚的可能,所以我們根本無法判判斷,誰才是時間節點上,那個重要的人,換個角度而言,如果她遇到的下一個人,她認為是踩在時間節點上,最后卻發現那個人不是,又會放棄,這就產生悖論!我最終想表達的意思是,不要為未來的煩惱,而影響當下,她聽了一半,正好反了……”
錯誤的言論,遇到偏激的人,最終會有兩個字:偏執。
剛才就是。
寥寥一句話,對眾人而言又是一針見血、一劍封喉。
霎時間,所有人都像是松了一口氣,恢復精氣神。
尤其是林小雪,臉色的表情猝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愉悅,怪不得自己會痛苦,原來反了!
看向丁闖的眼神透露出陣陣星芒。
突然想明白,自己要斷的是顧慮、舍得是焦躁、離的是不安。
珍惜當下!
有人感慨道:“說話大喘氣害人啊……”
“呵呵,估計那青年現在想哭。”
“這位朋友,可剛才我們明明聽你說,你找不到目標,能割舍掉一切,為什么又珍惜當下了?”
眾人又齊刷刷看過來。
丁闖不想再說,萬一再拆散什么可就不好了,但這些人在看,林小雪的眼神也出現明顯變化,為了把裝叉進行到底,必須得說。
“并不矛盾,又回到剛才那個話題,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想做什么?一個月、一年、十年是世界末日,又想做什么?”
“如果你能想明白明天是世界末日,要做什么?那就知道應該斷什么!”
“如果你知道一個月、一年是世界末日,你就會知道這一個月和一年要斷什么……”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看個人眼光。”
這番話相比較之前要好理解的多,比林小雪的注解還要通俗易懂,眾人紛紛點頭。
忽然。
一名中年驚訝問道:“也就是說,你把這輩子都看透了?所以你才能說出割舍一切的話?”
此言一出。
周圍人都倒吸一口涼氣,看著他的眼神都變的異樣,如果沒聽到他剛才的言論,聽人說有個年輕人把這輩子看透,會大罵無恥小兒。
可聽完,再看他的眼神,完全不同。
悟道不分先后……
丁闖正要回道,突然意識到自己觀看到的人數可能不對,不止幾十人,這些人的外面還圍著人,國人改不了看熱鬧的毛病,早就圍過來,粗略計算,半個廣場都空了。
再這樣下去恐怕整個廣場的人都會過來。
“我們該走了!”
丁闖緩緩站起身。
“恩。”
林小雪想通一切,感覺身體通透,滿心崇拜,自然不會拒絕。
“別走啊,再講講,我聽你說完感覺非常舒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先思考只剩一天想要什么,再思考只剩兩天想要什么,循序漸進,只要想通了這輩子都會豁達。”
“我差點豁達了,再講講……”
“下次,下次!”丁闖牽著林小雪的手,只顧悶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