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著賺錢,投資別人。
“啥叫互聯網創業?”阿彪一頭霧水。
“你能不能閉嘴?”趙山青瞪了一眼,凝重道:“你說的我大致聽明白,就是找第三方拿錢,問題在于,風頭公司為什么拿錢?”
丁闖想了想問道:“知道什么叫風投公司么?”
趙山青:“……”
確實沒聽過,以為只是個公司名字。
丁闖解釋道:“就是進行風險投資的公司,可以承擔高風險,這招有點損,但效果立竿見影,如果操作順利,半個月之內你們就能收到欠款。”
“這么簡單,能把那些收不回來的欠款,全都收回來?”阿彪震撼道,這些天要賬要的心力交瘁,剛才與丁闖的話沒說完,以前威逼利誘,都能還錢,哪怕不能一次性還清,也能給還個大概。
最近兩個月不知道怎么了,遇到的全是硬骨頭,就是不還錢,任何人都沒辦法。
要知道,開公司都是有成本的,所有放出去的本金,也都借來的,要付出利息。
“百分之九十!”丁闖沒敢把話說的絕對,凡是有意外。
事實上,后來全國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是這段時間迎來轉折,比如騰訊、阿里、新浪等等。
這兩年也是互聯網公司最野蠻生長的兩年,只要有一個創意、有一份打動人心的計劃書就能拿到投資,再過一段時間,銀行甚至會親自下場貸款。
在多年后回首,財經報有一份總結,把這次互聯網行業的野蠻生長評為:二十一世紀普通人距離暴富最近的一次機會。
只不過,當下認識到“互聯網”三個字的人比較少。
轟動不如:九十年代初的認購證、中期的期貨,還有后來的股市、樓市、
但要說,賺錢的容易程度,這次機會說第二,沒有哪次敢說第一。
丁闖又補充道:“計劃書主攻互聯網商城、搜索引擎、電腦安全就可以。”
彪哥撓撓頭,尷尬道:‘我聽不懂,但不愧是大學生,說的東西與我們都不一樣,山青,我認為可以試試,那么多不還的欠款,得要到猴年馬月,按照丁闖說的,一次性都要回來了。’
趙山青抬手摸了摸臉,謹慎問道:“真的可行?”
“可行!”
丁闖簡潔回應,想說我還有更好的辦法,成立一家p2p公司,大街小巷發傳單,錢到了你們就拿走……
這樣做坑的是普通人,不合適。
“既然你說可行,那就可行!”趙山青長出一口氣,好像壓在心頭的石頭終于放下,笑道:“正好你來了,如果你不來,灌辣椒水不管用就沒辦法了,謝了。”
丁闖搖搖頭:“不用謝我,我只不過想把你們引上正路。”
趙山青道:“……”
丁闖又問道:“知道這叫什么嗎?”
趙山青:“什么?”
“知識改變命運!”
趙山青:“……”
彪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