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馬疆場,大概是每個男兒都有的熱血憧憬,每每談及都會意氣風發,幻想那悍然破敵、獨騎闖千軍的風采。
事實上,真的面臨這種情況,只要心中無懼,沒有退卻之心,其實是來不及思量其他任何事的。
戰馬奔騰的疾速,對面黑壓壓的敵人,踏踏的沉悶馬蹄聲,都會讓人的心神緊繃、亢奮起來。
目標便只剩下殺入敵陣,送出手中兵刃,將眼前之敵盡皆斬落的念頭。
凌沺四人雖然人數不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藝高人膽大的主兒,自是全無懼意。
四人并為一排,間隔數步,雖無戰旗飄揚,卻仍舊勢如千軍一般。
僅氣勢上來說,他們要比對面的四百余騎,更強的太多。
齊齊一聲喊殺暴喝,便是沖向敵陣之中。
姜家輕騎當先百人,弓矢連放,但四人聯排稀疏,再加上射落一旁無需理會的箭矢,沒人所對不過十數,刀劍挽花間,便一次次利落擋下。
相互對沖,不惜馬力的情況下,姜家輕騎也不過射出三輪箭矢而已,皆是無功而返。
隨即姜家輕騎當即棄弓挺矛,展開沖鋒之勢,馬速再提一籌,雙方猛然對撞在一起。
騎兵對戰,結成密集陣型的情況不多,一般每兩騎之間都會留有足夠的空隙,這即是兩軍輕騎廝殺的戰場,快速交錯而過之間,定奪生死勝敗。
不然以騎兵馬速之快,沖勢之強,陣型密集的情況下,前排之兵,幾乎都只有一個對撞而死的下場,而后續雙方騎兵,也只會陷入鏖戰原地的窘境,徹底失去機動力,與步卒無異,甚至還不如步卒戰陣配合來的有序、有效。
而且這種情況下,兩軍真正在交手的人,也會變得極為有限,在短瞬之間能獲得的戰果很差。
但這只是雙方皆為取勝、占優,快速明確戰場形式,且盡量減少沖鋒中自己人誤傷情況,而有的潛在默契,并非定例。
便如此下,面對凌沺等四個高手,且敵寡我眾,占盡主場優勢的情況下,姜家輕騎這一領兵將領,便沒有選擇這么做。
沒有去對沖而過,尋求過程中盡量更多的斬殺敵騎,以及在對沖過程中,想辦法阻滯敵騎馬速,陷敵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于困的想法,也不需要如此去做。
他們直接幾乎肩并肩,彼此間只留兩尺距離,一排排交錯分列,方便己方騎兵揮舞兵器、不會誤傷同伴的同時,結成了一個緊密的沖鋒方陣。
其想要在一開始,就把凌沺四人堵住,頂在那里,止住沖勢。
如此一來,一旦將之團團圍住,不斷壓縮凌沺四人的移動空間,便能將之困死在原地,也能給其他各方騎兵趕來匯合的時間。
“殺!”
凌沺四人見狀,并未有任何觸動,神色也無半點改變,只是再度暴喝一聲,殺將過去。
凌沺長劍反持,斜上架去,將當面一騎突刺一矛擋開旁落,戰馬沖過之際,順便在其頸間帶過。同時右手長刀斜劈,先斷另一騎手中長矛,再斬其首,輕松斃敵兩員。
但凌沺自己沖勢也隨之而止,座下戰馬直接迎面與另一敵騎馬匹相撞,同時撞了個血肉模糊,頸骨斷碎。
緊接著便是三桿長矛,直向凌沺刺來。
與此同時,紅娘三人也陷入同樣窘境,他們能斬殺最初接面之敵,但戰馬沖不過層層密布的鐵墻。
只見紅娘一刀一劍,連斬四人,便直接躍離馬背,向前飛出,空中刀劍連舞,擋開一桿桿長矛上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