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柳家主是大戶人家沒錯,人脈關
(本章未完,請翻頁)
系似乎也不少,可是柳府也沒到大到家大業大的程度吧?
怎所有人都跟著阿諛奉承呢?
然而這也怪不得江風云這么想,如果說他早幾年沒有跟酒仙拜師學藝,或許他還能知道其中緣由。而柳家之所以在京城這圈子有點地位,其真正的原因便是因為柳圳文的小女。
柳如衣!
不同于其她女兒家,早在柳如衣十二歲生娘重病離世時,柳如衣曾消極低沉了好長一段時間。比起身邊的兄弟姐妹,柳如衣是被孤立的一個,這從而也導致了她后來冷漠的性格,見誰都不太愛說話。
當然,這性格也包括現在。除了后來認識了丫鬟小蘭,柳如衣從未對誰談過她的心事。
哪怕是柳圳文!
柳如衣喜舞劍,早年間柳圳文曾請江湖人士,教授了柳如衣那幾個同父異母的長子學武,這其中就有劍式。當時只是見了一眼,柳如衣便被舞劍人的劍式給深深吸引了。故而在每個深夜人靜的夜晚,或者無人的地方,她總會偷偷學著舞劍人的形態,一遍又一遍的模樣著,無論白日晝夜,春夏秋冬!
教她兄長舞劍的人是一大漢,大漢劍走偏鋒,蒼勁有力,動作給人一氣呵成,瀟灑飄逸之感,很有男兒的體魄和氣概。只是身為女兒身的柳如衣,她又如何能舞出這種形態?
柳如衣沒有因此放棄,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除了劍式上相同以外,柳如衣在形體上舞出的劍給人輕盈靈動,剛柔并濟之感。但也因為柳圳文不喜女兒家學著這些,所以柳如衣從不敢讓她爹爹知道她舞劍一事。
這就導致了柳如衣在舞劍上的很多疑惑都無從解答,因為這時的她還不懂功法,內力真氣這東西她更是沒有,所以舞出的劍式,不過都是在學貓畫虎,孤芳自賞!
可是自賞又如何呢?
對柳如衣來說,舞劍能讓她短暫的忘卻所有煩惱,忘卻生娘病逝的痛楚,忘卻自己并非一人,從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只要自己喜歡,那么自賞有何不可?
以后,柳如衣的日子多是舞劍相伴!
那一年,柳如衣正值十五,這一年也發生了一件改變她人生的事情!
峰巒山為一大正派,其門派落座于京城以外的一座大山,山峰連綿不絕,碧海藍天,景色更為宜人。
其最高的一峰直入云霄,有天泉而降,聽說其中的天泉水可以世間百病,甚至長生不老。
而峰巒山派,正落座在于此高峰山下!
峰巒山派的掌門人為一老太,人稱塵巒師太,其功德無量,傳聞內功境界已達后天之境。只因后來的塵巒師太不再問世,故而無人知曉她目前修為,成了謎團!
塵巒師太享世人尊敬,這是因為早年間太上皇微服出巡時,也就是上一代天子,遭受了埋伏刺殺。在跟隨的侍衛死無一人后,這太上皇逃到了峰巒山下,正巧被當時的塵巒師太救了下來,并擊退了一干行刺之人。
當時的太上皇早已身負重傷,在被塵巒師太救下后便昏迷不醒,險些丟了性命,其跟隨的公公更是嚇的跪天跪地,連夜架馬回京將此時稟報皇太后,而在一眾太醫趕到峰巒山的第二日,這時,他們的太上皇已是清醒,身上的傷也不復存在,仿佛在太上皇身上未發生任何事般。
其實,這正是峰巒山上的天泉池救了太上皇一命!
當日塵巒師太將太上皇送入天泉池中,以后天之境真氣打通太上皇的血脈,為其療傷,這才有了太上皇第二日清醒過來的奇跡。
以后,太上皇將峰巒山封為圣地,而當今峰巒山的牌匾,便是當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