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臺市。
1861產業園,大風音樂。
公關部每天都會關注一些娛樂、音樂論壇的新帖。
對公司藝人有利的,就適時推波助瀾一下。
對公司藝人不友好的帖子,就得及時聯系版主或者是發帖人刪帖。
小袁就很喜歡大風音樂公關部的工作氛圍。
待遇不差,重要的是,沒什么壓力。
像大風音樂這種規模的小公司,關注的人比較少。
公關部的工作壓力就相對小了許多,甚至還有心思吃一下其他公司的瓜,像最近的某公司流量小生疑是與某流量小花隱婚生子,論壇最大的瓜。
凡是與#花生子#話題相關的帖子,也成了吃瓜人小袁的每日必追熱帖。
“喲,你看到了沒,又爆出來一篇帖子,說是這兩人兩年前就曾經共同出入過某酒店,10個月后流量小花偃旗息鼓了一個月啊。時間上和小孩的歲數都能對得上。這下算是實錘了吧?”
小袁打開論壇,將自己發現的驚喜和隔壁工位的小趙分享。
“這個酒店的事,當時就有人爆過,還有劇組出來給兩人背鍋來。”
小趙顯然也是一位資深吃瓜人,說起兩年前的瓜,依然清楚明白。
“也是,這回要看他家公司的公關水準了。”小袁深以為然,隨即感嘆道,“還是咱大風音樂好,公關部都可以很咸魚。”
“切,你再咸魚下去,說不定胡總給你開了。”小趙笑道。
“不至于不至于。”小袁繼續翻看論壇,“耶?‘鄉村老師,疑是情歌王安可老師,求鑒定!’,想不到還有一篇和安可老師有關的帖子呢?!”
除了在《誰是情歌王》節目期間,以及之前月度新歌榜有打榜歌的時候會出現跟郝平安相關的帖子之外,在各種咨詢滿天飛的時代,郝平安在網絡上基本就是一個小透明。
“讓我瞧瞧,哪位鄉村老師能帥到如此驚世駭俗,竟然能跟我們安可老師……”
小袁點開帖子,內容是一段視頻,從拍攝角度來看,拍攝者應該是站在一處教室的窗臺外。
視頻中,一個年輕男子站在講臺上,正在給學生講數學課。
教室的陳設有些破舊,看起來到是真的很像是西部某些偏遠山區的農村一樣。
“你別說,還真像是安可老師。”小趙湊過來,擠在小袁的電腦屏幕前,一起看視頻。
視頻畫面之外,傳來的一個女聲在說話,聽聲音很年輕,說的是字正腔圓的華夏標準音。
“喂,小藝,不要拍了。”
另一個略顯稚嫩的女聲問道:“司老師,你認識安可老師?”
年輕女聲:“你先別拍了。”
然后視頻畫面晃動起來,明顯是拍攝者將手機拿了起來,在晃動的畫面中,小袁隱隱約約看到了操場的一角,破舊的塑膠操場,遠處還有破舊的籃球架。
這和標題所說的鄉村二字,倒是貼合。
年輕女聲:“那個是我的學生,并不是你說的什么安可老師。”
顯然,拍攝者并沒有第一時間就關掉視頻拍攝。
稚嫩女聲:“不是嗎?可是好像啊,我怎么會看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輕女聲:“真不是,只是長得像而已。”
稚嫩女聲:“這也太像了吧?”
視頻到里就結束了。
“炒作吧?”
小袁和小趙對視一眼,“不過那人,遠看倒是真有幾分像?衣著、聲音都有像。”
大風音樂不大,但郝平安到辦公室的次數有限,小袁和小趙對郝平安的印象,也基本以視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