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500萬的電影,所有演員幾乎都是陌生臉,沒有一個能扛票房的。
導演剛大學畢業,沒拍攝經驗也就算了,編劇還是個搞作曲的……
很多時候,院線排片量不僅只看電影的質量,影視公司的公關投入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同樣一部電影。
如果不是星馳影業,而是另一家一線影視公司的主推電影。
為拿到初期更高的排片量,可能會給院線那邊不少好處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星馳影業沒有這個精力和資源,再去打點各大院線了。
甚至胡大生還沒有看過《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的成片,難道胡大生還要為了一部素未謀面的電影,自掏腰包去打點院線負責人?
關鍵是,在胡大生看來,這部《瘋狂的石頭》,原本就是給學弟玩玩的東西,沒指望它上映后票房大賣,給公司創造多少盈利。
現在學弟臨時起意要院線排片,那得送多少錢?
而且送了有用倒也無妨。
這電影就算給更多的排片也沒用啊。
最終決定是否買單的不是院線,更不是影視公司,而是觀眾老爺們!
胡大生忍不住叫苦道:“改檔期當然沒問題,但無論怎么改,學弟你這電影都很難拿到高的排片量。畢竟院線那邊也是要賺錢的,你這電影一沒明星二沒名導三沒投資……”
沒有大投資。
沒有名導演。
沒有大牌演員。
這類電影被統稱為“三無電影”。
不是沒有過三無電影以小博大的例子,但這種例子太少見了,所以院線是不可能對三無電影投入太多感情的。
不是胡大生故意為難郝平安。
而是心中他想幫忙,都幫不太上。
他只能盡力去給《瘋狂的石頭》爭取一些不太好時段的垃圾檔期,好歹也算是對學弟有個交代,畢竟這電影拍都拍好了,總不能不讓學弟上映吧?
“那就,不上映了吧。”郝平安想來想去,忽然開口道。
胡大生臉色劇變:哦,不好了……郝學弟……生氣了?!
這可不是好事!
胡大生又小心翼翼的開導起來:“學弟,這電影都拍好了,不上映干嘛呢,好歹也是學弟的電影處女作,咱們無論如何也得讓它上映啊,如果電影表現夠好,說不定口碑就起來了,口碑起來了,院線也會提高排片……”
郝平安搖頭,的確有過小成本電影逆風翻盤的事情,但他卻知道,排片量不行,垃圾時段排片,大概率會導致電影直接撲街撲到死。
他不打算把希望放在這種虛無縹緲的逆風翻盤上。
從現在跟胡學長的溝通情況來看,情況不樂觀,希望很渺茫。
就算《瘋狂的石頭》在前世地球是屬于最經典的逆襲案例。
大家都在探討這部電影的逆襲,是一場以小博大的經典之戰。
但大家卻讀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
在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同期的其他電影,在座的都是垃圾!
所以,郝平安并不打算改檔期,錯過春節檔,還有暑期檔,國慶檔。
但誰有能保證,暑期檔和國慶檔,都沒有能打的?
尤其是在聽完胡大生關于“三無電影”的論斷后,更堅定了郝平安的想法:不能改檔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