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心的聲音在大殿之中回蕩,充斥著不甘和憤怒,他高昂著頭,像是一個不屈的斗士。
整座殿堂,雖然依舊籠罩在白天行的殺意之下,但是卻仿佛換了一個主場。
人心所向,這就是人類的力量,力量并不能屈服人心。
洞心的表現堪稱完美,他策劃了這一次絕地反擊,并且送上了完美的表演。
換一個人來,恐怕會猶豫,會懷疑,認為洞心真的是無辜的,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弒師的事情呢?
他是那樣的英勇無畏、正氣凜然,這樣的人不可能是叛徒,不可能是禽獸啊!
事實上,其他人也確實如此想的,并且為之動容。
站在洞心身邊的修士,其實至少一半都是戊鼎觀之前的道士,之前向白天行出手的,恰恰是那些后來加入的人。
此時,這些戊鼎觀的道士,不論是不是洞心的支持者,突然間感到熱血沸騰,無法再坐視下去。
是的,相比于戊鼎觀的其他真傳,洞心一直都不是最合適的接班人,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
在老觀主隕落,戊鼎觀風雨飄搖的時候,是洞心站出來頂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竭力維持戊鼎觀門戶不墜,雖然他有很多缺點,雖然他的度量確實不大,雖然戊鼎觀失去了很多傳統。
但是他們看到的事實是,正是因為洞心的存在,戊鼎觀才能有如今的氣象——不僅僅沒有一蹶不振,反而隱隱的鼎盛起來。
當白天行回來的時候,一出手就鎮壓了所有人的反抗之心,他們選擇了低頭,選擇了漠視。
因為,這是人家師兄弟兩人之間的矛盾,說起來這是真傳之間的矛盾,他們這些普通的門人根本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甚至,因為隱隱的畏懼,因為想要制衡洞心,他們甚至希望白天行真的能夠掌權。
這些,都是他們心中最陰暗的想法,不可為外人道也。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白天行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真傳,竟然妄想以強橫的實力,隨意的安了一個罪名給洞心這個功臣頭上,甚至可能要殺了他。
在驚訝之后,在恐懼之后,在看到洞心憤怒的咆哮之后——心,動了;血,沸騰了。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怕死,我們貪生,我們有私心,我們有算計,但我們更是……戊鼎觀的門人。
良心或者說責任感,讓他們站了出來,在驚濤駭浪一般的殺意之下,頂住了絕大的壓力,站了出來。
“白師兄,我不服,我們不服。”
白天行視線偏移,看著那些臉上帶著倔強和堅毅的人,笑了。
他的笑,顯然讓人誤解,尤其是在這樣的氛圍下。
“你們,為什么不服?”
此時,正面面對這個傳說中的的真傳,才能真正的感覺到什么叫做壓力。
在他面前,自己就像是山腳的石頭,天際的白云,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