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云真此時吹奏的是三百年前由南襄國大樂師陳瀟所創的一支曲子《一剪梅》,此曲細致悠揚,最顯南襄常勝將軍李儒的沙場將心,若非是李儒與陳瀟乃是故交,想必日日以美景作曲的大樂師也不會想盡辦法用這無比細膩的一首曲子去映襯自己最瞧不起的武人這一行,故而每當世人以寒梅獨冷卻獨樹一幟來評價這首曲時,陳瀟只是笑笑,莫名的絕得自己的立意高深悠遠,殊不知,當他在世之時,竟無一人聽得懂這首名曲。
即便當初他曾經在洪門一宴上告訴過自己的弟兄李儒,這首曲是專門為他所寫,那李儒也只是笑了笑,覺得他陳瀟是在故意安慰自己,沒有信以為真。
然而,現如今,當洛云真第一次在這種大戰之后,將這首曲子給演奏出來時,他卻頭一次感受到了當年那陳瀟對摯友的評價是何其之高,猶如天下再無人能出其右一般,只有佩服!
曲調先抑后揚,時而婉轉,時而灑脫。可此時,洛云真只覺得自己吹走出了那陳瀟當年所作曲時所攜帶的那種豪邁,其他,再無其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洛云真緩緩地低下了頭,看了看手中那桿墨綠色的笛子,他的嘴角旋即是涌上了一抹笑意,沁人心脾。
洛云真放眼望去,只見前方隨處可見是空曠的原野,而在那原野之上,有個身穿金甲的年輕將軍,意氣風發,手持一柄金槍,面容和煦。
他猶如身臨其境一般來到了三百年前的南襄,眼眸中沒有了方才俯視城下的那種猩紅不適,只留下了一股淡淡的虛無。
他手上動作不斷,手指不斷地變換著,吹出一個又一個音節,轉瞬間便令的那身前的畫面活靈活現了起來。
只見在那名年輕將軍身周,逐一出現了一個個長相兇悍的身影,他們各個是面容肅殺,卻好似手被黏住了一般,壓根無法沖著風流倜儻的將軍拔出手中的戰刀。
最終,經過一場算不得有多驚心動魄的角逐之后,年輕的長槍將軍輕而易舉的就把身前的數名敵人挑翻在地,將之殺得是心中慘淡。
洛云真見狀,旋即緩緩地搖了搖頭,只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卻不料,下一刻就看到了那年輕將軍匆匆離去的背影,逐漸消失在了洛云真視野的盡頭。
洛云真好似一下子從環境之中脫出來一般,只說他頓時便感到了一連串的頭暈目眩,緊接著便就已經出現在了另一幅畫面當中。
在那里,有一個非常醒目的墓碑,上面鐫刻有幾個清晰可見的大字,頓時是令的洛云真心中黯然,旋即便緩緩地低頭致以敬意。
南襄國飄搖將軍趙之棟。
洛云真無比熟悉的一個名字,曾幾何時,他都在讀《史記》一書時幻想過與趙之棟將軍并肩作戰的場景,卻可惜畢竟是兩個時代的人,趙之棟將軍愛兵如子,將一聲奉獻給了邊陲,打過數百場勝仗,更是曾經做到了以一抵十的經典之戰,史曰:淝水之戰。
卻不料,自己今日,竟然在一首曲子的幻境之中見到了如此的傳奇人物,作為一名沙場武人,何其幸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