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分而已,最難的是寫作,寫作中最難的是文言文的寫作,我想林飛老師在文言文上應該也有研究吧。”
他以前是個老師,自然對考試的內容很了解。
其實王成知道文言文不同于現代文,你不但要理解還要精通,別說寫作了,理解上都很困難,這個林飛十多年不教課,估計肯定沒有接觸過文言文,一定會難住他。
其他人都紛紛點頭,都知道文言文的難度,這是失分大項,二十分鐘的文言文寫作,很多學生能拿到一半分就不錯了。
林飛再次懵逼,文言文寫作也是考試的內容?這個世界的高考太復古了啊,好在不是什么大明朝的八股文,那就真有點難住他了。
語文教研組的吳子樹笑道:“王主任說的沒錯,高考中詩歌創作十分,文言文寫作二十分,現代文寫作四十分,這三項加起來就達到七十分,幾乎占了總分的一半,文言文雖然只有二十分,但是要想得高分,這二十分至關重要,所以不能將它忽略,但文言文確實是語文教學上的難點,很多學生都為之頭痛,我們老師也為之搖頭,那么林飛老師能否以文言文的方式寫一篇勸學方面的文章,既能讓學生體會文言文之妙處,也能達到勸學的目的呢?”這吳子樹剛才聽了林飛的詩歌后,對林飛大為期待,他知道文言文之所以難學,主要在于文言文生澀難懂,學生不感興趣,如果有好的文章就不一樣了,學生必能從中體會出里面的趣味,他對這個以前的東山省高考文科狀元充滿期待,尤其是聽到那首詩歌以后。
林飛略一沉思,立刻想到前世那篇《為學》,前世他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山里的鄰居水伯中就是一個曾經叱咤風云的大文豪,他琴棋書畫,樣樣皆通,林飛跟著他學習,比之那些學校里的學生又不知強了多少倍,那些名震天下古今文章,林飛當然都被他教過,都熟記于心,其中這篇《為學》,就是林飛經常誦讀的。
最關鍵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大清朝,這篇文章是大清朝的一個文豪彭端淑所寫的,所以不用擔心作弊露餡,于是林飛朗讀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
此時,所有人都沉默了,這個文言佳作不但朗朗上口,
而且其中深意又緊貼了為學的道理,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做了,那么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變得困難。人們做學問有困難與容易的之分嗎?去學,那么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學,那么容易也變得困難。
無論你是聰明絕頂還是天資愚笨,只要你去做了,才知道一切可能都很容易,但是不做,什么事都覺得很難。
學習自然也是如此。
“好文章啊!”所有人都鼓起掌來,尤其是語文教研組的人,都站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