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方見譚侯被叛軍圍在高臺,馬上便駕著戰車前往救援,加入了這場大混戰之中。然而叛軍畢竟人多勢眾,忠于譚君的那些守衛宮城的衛士要么被殺,要么倒戈。
而跟隨公孫方前來護衛譚君的,都是跟隨公孫方從城墻上撤下來的家臣甲士,大部已經在城防中消耗了。至于本來應左右局勢發展的國人,在齊軍凌厲的進攻之下,早就棄甲曳戈逃回家中,沒有多少人愿在這個關頭參與這場政變。
城外的齊軍正在攻城,城內的政變也在互相攻殺,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白刃格殺之后,人多勢眾的公孫言一方最終取得了勝利,于混戰中殺死了公孫方,并攻上高臺,活捉了譚侯。
當齊軍占領了譚國的城墻,并將公孫方用土石堵死的城門打開,齊國的戰車便駛進了譚城,前往譚國的宮城。
在攻破譚城之后,小白便發布了一道命令,嚴禁于城中劫掠和放火,更不得無故進入譚國的民宅之中。這樣做一來可以安撫民心,不致于引起譚國人的反抗,為日后將譚城納入齊國打好基礎。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譚國人在城中進行巷戰,禁止四散劫掠能夠將齊國的軍士集結起來,防止城內出現反撲。
齊軍攻上城墻不過耗費了一個時辰,在中午時分齊軍便攻入了譚城。由于小白命令下得及時,又用嚴刑酷法殺掉幾個違令的士卒來殺雞儆猴,齊軍便已基本控制住了局勢。
當小白和他的戰車進入譚城之后,雖然因混亂導致譚城有幾處房屋被點燃,譚城已經基本平定下來。在得知小白要入城之后,齊軍于街上實施了戒嚴,嚴格禁止譚國人出現在大街上,以防會有忠于譚君的武士刺殺。
譚國的宮城之前,率軍圍攻譚君的公孫言和公孫痤等人正于宮門之前靜侯小白的到來。宮城里已經被齊軍控制住了,鮑叔于也先于小白來到這里,既為了安撫公孫言這些“反正功臣”,也要為迎接小白做準備。
于是當小白到來的時候,除了跪地俯首的一眾譚國大臣們,在這其中還有被俘的譚侯。此時的譚侯袒露著上身,左手牽著一只羊,正跪在地上迎接小白,可謂是斯文掃地了。當小白來到進前,譚侯顫抖的向小白說道:
“孤不天,使君懷怒以及敝邑,此孤之罪也。唯望君能不絕社稷譚之社稷,不使譚國先祖血食斷絕,孤之幸也!”
譚侯剛經歷了自己最難忘的一天,有國破家亡,肉袒出降的恥辱,有自己忠心的手下戰死,也有被自己的手下活捉的恥辱遭遇。現在更成為公孫言等人用來當成向小白諂媚的禮物。為了討好小白,公孫言等人沒有在攻破譚宮之后殺死譚侯,而是讓譚侯效仿殷商破滅之后的微子啟肉袒牽羊侍奉周武王那樣,也讓他不穿上衣,牽著羊來迎接小白,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譚國的臣服。
小白當然是明白譚侯肉袒牽羊的意思的,不過微子啟雖然以此禮投降了周武王,但畢竟還得以封為諸侯,可以繼續祭祀殷商的祖宗社稷。而譚侯雖然肉袒牽羊了,但他的命運卻注定不怎么好了,能保住性命便算小白的仁慈了。
不管怎么說,隨著小白接受了譚君的投降,齊國的攻譚之戰已經結束,而且是在極短的時間里大獲全勝了。再接下來,便是小白考慮應當怎樣安定譚城的問題了,這才是真正令小白頭疼的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