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我不是楊謙,我是他的助理,請問您是?”
“噢,采訪啊?很抱歉,楊謙他現在不方便接受采訪。”
“沒有、沒有,他主要是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不太方便,但還是很感謝你們對他這么關注的……”
星期四中午,有貓工作室的錄音棚,楊謙和杜訊坐在操作臺前,討論著剛才這一遍錄制的情況。而為了給歌迷們錄歌沒有急著回魔都的戴羽妮走到了一邊,拿起楊謙跟她放在一塊的手機,接了起來。
今天楊謙電話可多了,是不是有人打過來。
都是一些自媒體打來的采訪電話。
楊謙現在在網上火了,甚至比兩天前還火!
……
因為他《再見》原唱身份的曝光,而且他和戴羽妮在音樂節唱的那八首歌(包括《再見》)都非常高質量,現場觀眾拍的視頻,被很多短視頻資訊博主剪成了一個個用來證明楊謙創作能力有多強、現場演唱多么好聽的短視頻。
一下子,“戴姑娘和木先生”、“《再見》原唱”、“校園歌手天花板”之類的話題,在短視頻平臺火了起來。
但走紅并不是什么好事!
楊謙和老師討論的情況出現得比他們想象的還早!
因為楊謙之前采訪過向天歌,有人翻出了視頻,“曝光”了楊謙還是一名荷城電視臺記者的身份。
看了這個視頻的觀眾,大多數是在贊嘆楊謙作為一名記者,能有這樣的創作能力實屬不易,少數人,特別是荷城的一些不紅不紫的“網紅”,卻從中看到了“商機”。
從星期三下午開始,就開始陸陸續續有些社會閑雜人士舉著手機在荷城電視臺門口拍攝。
門衛大叔不放他們進去,就有人爬上附近稍微高一點的居民樓往里面爬,甚至都開始有無人機在荷城電視臺的院子上空盤旋!
是的,這些人都指望拍到楊謙,或者跟他聊上兩句,然后發到網上漲粉呢!(注1)
荷城電視臺外面是一條老街,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都會有有很多車輛來往,這些人的出現,還一定程度阻礙了交通,影響了別人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出現這樣的情況,荷城電視臺加強了保安方面的巡邏。領導還開會決定,讓楊謙最后兩天不要來上班了,有什么資料要辦的,有什么東西要拿的,讓他老師歐陽承辛苦跑一下。
于是,本來還想上完這個星期再走的楊謙星期三晚上就收拾東西離開,還把留在荷城錄歌的戴羽妮帶離了成為漩渦中心的荷城電視臺,現在她住在了之前住的那家四星級酒店里。
這也是為什么楊謙星期四還能跑出來錄歌了!
也幸好,楊謙沒有注冊社交賬號,不玩微播,不分享生活,那些人才沒有挖掘出他妹妹在荷城一中讀書的情況。
不然,他們說不定還會堵到荷城一中去……
……
雖然閑雜人士的堵門被楊謙躲掉了,但更多的采訪電話,打到了他的手機上,也不知道這些神通廣大的記者是怎么要到他的電話號碼的。
楊謙本來是不想接這些電話的,太多了,而且這些狗仔記者的問題,楊謙作為正牌記者的很清楚,全都是套路!
要不是擔心電視臺會有事找他,他都想把手機關機了。
但戴羽妮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
畢竟明星還是要有明星樣的,你不可能完全不理會媒體,尤其是楊謙接受了荷城日報的采訪卻不理睬娛樂媒體的這種做法,很容易把這些人給得罪了。
于是,戴小助理就上線了,她替楊謙接電話,還不厭其煩地用友好的語氣,婉轉地拒絕了他們。
同樣是拒絕,戴羽妮的方法就好多了,讓別人也聽起來覺得順耳,只是有點費勁、費時間。
這不,等她接完這通電話,跟楊謙說是哪兒來的記者電話,然后準備進棚繼續錄歌的時候,又一通電話打了過來。
“喂,您好。我是楊謙的助理!”
戴羽妮順手拿起震動著的手機,手指一劃,捂到耳朵邊上。
這次她都不等對方問了,直接自報家門。
但耳朵里傳來了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聲音。
“什么助理?”
戴羽妮眼睛頓時瞪大了,她抓回手機,看了一眼。
怎么是自己的手機!
而且,上面的來電提醒很顯眼地寫著“老戴”兩字!
是的,打來電話的,是她的老爸,戴振宏!
完犢子了!
怎么跟老爸說自己是楊謙的助理呢?
這事兒怎么圓?
還好,妮爺面對老爸的時候,“急智”過人,張口就來:
“咳咳!不是,爸啊,你怎么忽然打電話過來?我在自習室呢,做我們專八考試的翻譯題!這不,一拿起手機,腦袋里還想著剛才的題,嘴瓢就說成了我是楊監事的助理了……”
嗯,戴羽妮都要被自己的智商給秀到了!
楊謙,楊監事,聽起來應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