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楊謙感覺有些神奇。
因為席妮婭的包不算大,可能長度也就夠放下她那支麥克風的樣子。
她從里頭掏出麥克風的動作,像極了特工電影里小老太從小手包里拔出一只小手槍的架勢!
一會兒,楊謙就看到游義小心翼翼地捧著那支金色的麥克風出來,站在操作臺前開始調試。
“這是席老師自己的麥克風嗎?她錄音棚錄歌,也要用自己的麥克風?”
楊謙隱約知道有些專業歌手會有自己的麥克風,就好像綜藝節目上經常會看到他們到哪個節目、場景,只要是唱歌的,都會帶著一樣,但他對這些了解不多。
“對,席老師的麥克風。人家專屬的麥克風有好幾支,這支就是專門是用來在錄音棚錄歌的!”
游義頭也不抬地回答著。
“這個麥克風,跟我們平時用的,就是錄音棚里面那些麥克風有什么區別?”
楊謙不懂就問。
“元器件上區別不大,都是拾音頭、信號發射器等等,我們錄音棚的麥克風價格也不低,用的材料應該沒差多少。”
“但技術調教上有區別,振膜和阻抗轉換電路,會根據歌手的聲音特色,豐滿度、亮度等等,以及根據她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調整,最大程度還原歌手的聲音特點。”
游義很少會見有歌手拿定制的麥克風來錄音棚用的。
因為定制麥克風太貴了,而這些調整、還原,實際上錄音棚的混音師也能做。
“那她這把定制的麥克風會不會很貴?”
楊謙就忍不住問了起來。
“對,主要是要給她單獨做造型設計,額外開模,所以定制上會貴很多。她這把麥克風上面還鑲了人工水晶,應該造價在五十萬到七十萬左右吧……”
游義搖了搖頭。
其實他覺得這樣有點奢侈了,他們錄音棚里也有十來萬的頂級話筒,露出來的效果不一定比這只定制的話筒差,關鍵還是要看后期的調教。
但有時候,明星歌手用定制話筒是為了一個噱頭,為了凸顯個人的形象。
或者是麥克風廠商想要追求眼球效應,故意為他量身定制得花里胡哨,從而達到給自己打廣告的目的。
說白了都是生意。
……
楊謙和游義在外面聊的時候,里面的老歌手們拿著錄音棚里的麥克風唱上了。
“莫念紅塵還有幾分期許,
卻道人間能有幾回相聚,
說的是情濃淚雨,
夢里是何歸何去……”(注1)
監聽耳機里傳出來的是孔薔的歌聲,這首歌楊謙也很熟悉,名字叫《紅塵何去》,是一首國語情歌。
這首歌的年紀比楊謙大多了,但楊謙很喜歡,很多人到現在都很喜歡。
因為雖然歌詞略顯悲傷,寫的是情傷階段的愁苦,但孔薔用她獨特大氣、柔中帶剛的聲音特色,唱出了并不迷惘的痛苦,唱出了清醒的追思和思考。
可以說她在情感表達上可能做得不夠細膩,但這樣的聲音特色是別人沒有的,也賦予了這首歌讓人愛不釋手的魅力!
當然,現在年近六旬,孔薔的嗓子已經沒有當年那樣透亮、強悍,要知道,當年的孔薔是能直接真聲從低音干到高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