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就算沒以前好聽,氣息也沒以前充沛,那歌聲依舊像一瓶陳年的老酒,滿是歲月的氣息,醇香濃郁!
就連楊謙覺得很難相處的蘇睿,他唱得也不算太差,幾十年的老底還在那里,比起現在很多名氣大的年輕歌手唱得還好。
當然,這也跟很多歌手不專心唱歌,一窩蜂地跑去演戲,偶爾唱幾首不知所云的歌曲延續著自己歌手身份有關系……
這會兒提及了蘇睿,正好,李光民也談到了他。
“你有這樣的想法就很好!不用急于一時的得失,你還年輕,想唱歌,以后機會多得是。”
“關鍵還是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為這幾天很多明星都在夸你就飄了,要正確認識自己,永遠都不要滿足自己的現狀。”
“為什么?因為如果你滿足于現在的成就,就失去了對未來的追求。像蘇睿就是這樣的情況……”
李光民前面都沒跟徒弟談及蘇睿,因為他覺得楊謙在蘇睿要喝咖啡的事情上處理得很妥當,不需要他再摻和更多。
但今天他和楊謙私底下說了起來,李光民就想拿蘇睿當一個反面例子,告誡一下同樣很年輕的徒弟。
“當年他一曲成名之后,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他去表演,春晚都是連著邀請他幾年時間,要多紅,有多紅。用你們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那個時候的頂流!”
“但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對音樂的追求已經沒有一開始我認識他時候那樣單純了。音樂對于他來說,只是變成了獲取更多名利的工具,目的達到了,他就沒有再把心思放在了音樂上。”
“你可以回頭看一下他以前的表演視頻,后面幾首歌唱的,跟最開始他出名的那首歌,感覺是一模一樣的,都是一個風格,一個演唱的套路。”
“但娛樂圈是更新換代的,是不斷變化的。不可能說一招鮮吃遍天!一直這么唱,觀眾是會有審美疲勞的,你也注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李光民看得很清楚,但他也知道蘇睿不像柴江那樣,聽得進去別人的建議,自己也有不斷進取的想法,所以,李光民并沒有多管閑事,插手蘇睿后來的發展。
畢竟,沒幾年,蘇睿也跳出了之前李光民推薦他去的唱片公司,去了京城,即便李光民后來也有北漂——這是大勢所趨,但兩人之間的聯系是越來越少了。
“改變是需要勇氣的,也需要忍受改變帶來的陣痛。”
楊謙不是替蘇睿辯解,他只是有感而發。
楊謙知道自己改變風格是很容易的,畢竟系統會用平行世界里海量的曲庫來給他當后盾,前期他唱那么多歌,也沒有風格很固定。
但別人不一樣,就好像戴羽妮,她以前是唱甜歌的,嗓子變得沙啞之后,變換風格就讓她迷茫、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
“是要忍受,但你要跨過去,要不甘于現狀,才能擁抱有著更多可能的未來。當然,前提是,你自己要不斷學習,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你的厚積薄發!”
李光民背著手,和徒弟在這里有說有笑的,心情很是暢快。
自己這個徒弟還是聽得進去別人意見的,而且他謙虛好學的同時,不會一昧地點頭奉承,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
這就更難得了!
李光民不知道的是,楊謙其實不用他說,他自己都懂得這些道理。
在認識到自己和老歌手之間的差距之后,就想把步調放慢一點,不急著推出新歌和表演,反而是更加仔細地打磨自己的唱功。
好在,主辦方也是很厚道的,楊謙雖然沒有上臺唱歌,沒有演出費用,但他的歌曲授權費用一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