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是介紹謙語傳媒的,旗下兩名歌手楊謙、戴羽妮。
正好,他們之前拍給櫻桃音樂節的定妝照可以用上來。
第二條是轉載了之前楊謙發布在各大音樂平臺評論區的公告,這個倒沒有什么。
當然,最受歌迷們關注的,還是她發布的第三條微播。
“【工作照】楊謙正在跟李光民老師學習,一起討論制作《再見》的編曲,《再見》的錄音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在開展著了!年后回來,全新的兩版《再見》將會與大家正式見面!
等下楊謙還要去排練兩首歌曲,為月底的粵省部隊春晚做準備。又是兩首原創曲目,一首粵語歌,一首國語歌,愛國主題非常好聽!雖然大家看不到粵省部隊春晚,但年后這兩首歌的音頻也會上線各大音樂平臺,敬請期待!”
照片是楊謙和李光民老師在錄音棚里討論、比劃的側面照,吸引力不大。
但微播的信息量很大!
雖然“謙語傳媒”剛剛上線,還沒有被很多人了解到,但歌迷群里的小伙伴們卻是一直知道,并且等待著的。
戴羽妮剛剛編輯第一條微播,群里的歌迷們就紛紛關注了這個賬號。
然后第三條微播剛剛被發布出來,評論區的歌迷們就炸開了。
“楊謙老師什么時候寫了兩首愛國的歌?我們怎么不知道?”
“楊謙老師太有排面了吧!被部隊邀請去唱春晚!”
“啊啊啊,為什么是在部隊里唱歌,羊城搞的春晚沒有邀請我們楊謙老師嗎?”
“對啊,要是在小蠻腰唱歌,我都可以去看了!”
“絕望,部隊春晚,去不了現場,還沒有視頻……”
“問問妮爺,看她能不能去現場看,拍點現場的視頻啊!”
“就別為難妮爺了,部隊里面是能夠隨便拍視頻的嗎?”
“還是等歌曲上線吧,哎,以楊謙老師的速度,不知道得等到多久……”
當然,群里幾百位歌迷,還是有人眼睛比較尖的。
“臥槽!李光民老師?楊謙怎么請到了李光民老師來幫忙制作他的歌?這個真的厲害了!”
(注1:半年寫二十首歌,對于一位優秀的創作者來說,問題是不大的,關鍵是歌曲的質量好不好的問題。
這里小寒得拿周董作為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之所以說他,主要是這個故事比較出名,其他音樂人類似的故事貌似還沒有傳出來過。周董出道那時候還是挺坎坷的,大家都知道,因為得到吳宗憲的賞識,他加入了吳的公司干了好幾年,每天給人寫歌,還沒人愿意唱,《蝸牛》就是那時候寫出來的。后來吳跟他說,10天之內寫出50首歌,就可以幫他從中挑出10首來制作專輯。周董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要求,而他的首張專輯《Jay》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那被挑出來的十首歌里面,就包括了前段時間忽然火起來的《反方向的鐘》……
當然,舉著個例子,只是說楊謙想要在半年時間內推出兩張專輯,難度是有,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像周董這樣的天才確實是鳳毛麟角,但也不是沒有,像李宗盛、譚校長、JJ這些高產又高質量的音樂人在樂壇的每個時期都能見得到!
現在的內地樂壇應該也有,小寒也期待能夠看到毛毛等新生代的創作型歌手的沉淀和持續發光發熱,也希望大環境能對他們友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