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醒過后。
顧杉月就將蒸籠給拿出來清洗了一遍,將該準備的準備工作做好。
為了一口吃的,沒有辦法。
這年代也只能夠自己動手,才能夠豐衣足食。
第二天一早將翠翠就來到家中。
兩人開始忙碌了起來,電力不夠,要不然的話直接用機器來磨。
滿滿一大缸浸泡的晚稻米和糯米,用了上午才給磨好。
一部分留著做年糕,一部分用來做米面。
吃過中飯過后。
將大鍋燒了起來。
從村子里面借來專門用來蒸面的鐵盤子。
將翠翠開始拿著勺子,往鐵盤子里面倒米粉水,然后下過去蒸。
顧杉月專門將蒸好的面皮給撕下來。
大妮兒和招娣兩姐妹,專門在屋子里面系著的繩子上晾曬。
剛剛蒸出來的面皮,要晾曬過后等到涼了,才能夠切成絲絲,然后放到太陽下面進行晾曬干,儲存起來就行了。
要吃的時候,拿出來放到水里面泡一泡,直接下著吃就可以了。
北方有北方的風俗,南方也有著屬于南方的獨特風俗。
北方變著花樣用小麥面,做成各種小吃。
南方同樣變著花樣,將大米做成各種小吃。
至于年糕的話,在這邊就叫做餅。
要等到明天才能夠蒸得起來,得將里面水分給吸收出來才可以。
也就是磨出來的米粉汁,上面蓋兩塊布,然后用稻草灰覆蓋在上面。
用稻草灰,將里面的水分給吸收了。
然后做成一個個圓子,放到蒸籠里面蒸熟過后就行了。
將餅蒸出來過后,直接倒在竹床上面進行晾曬。
晾曬干了過后,放到水缸里面用清水養起來。
吃的時候,抓出來幾個洗洗就可以了。
田地也就是這幾天,在周茂勛和公社領導干部,包括各個生產隊的隊長下。
進行了統一的抽簽分配。
家家戶戶都一樣,都有好田和下等田地。
家里面不管是老人,還是剛剛出生的孩子。
甚至于是肚子里面的孩子都一樣,每個人都平均分配到一定的土地。
整個人公社的田地,也都被重新給劃分了。
畢竟有些村子的人口相對來說少一些,有些村子的人口就多些。
都是一個公社的,而且還是背著國家的政策,將田地分給社員們。
這如果是不平均分配的話,社員們肯定不樂意。
其實這水田分什么上下等的田地。
種地無非就是伺候的好不好而已。
莊稼伺候好了,這就算是再差的田,那也能夠豐收。
不過就算是不分田的話。
隨著人口的增加,如果一個公社一年下來口糧不滿足,公社里面的社員們吃喝。
上面也不會倒貼補給你糧食的。
最低的要求,起碼也要你們做到自給自足。
如今這年代,對于地少的地方。
也會有稅收減免的政策,或者是直接不用進行納稅。
不過依照青山公社的發展,估計再等等也用不著進行納稅了。
顧杉月和周茂勛分了三畝多田地,自留地半畝,旱地兩畝不到。
和村子里面的人交換了一下,換成家門口的田地。
家門口的田地都是下等田地,村子里面的人自然愿意。
顧杉月也懶得折騰,分那么遠的田地,還不如要家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