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子哥,海子哥…………”
第二天一大早,張海正和大林叔一起割蜜呢,小鳳凰帶著弟弟就跑了進來,一人還背著個小背簍。
“怎么?你們進山啊??”張海看到他倆的裝扮連忙問道。
“嗯嗯,我們準備去青岡林里采蘑菇,海子哥你要去嗎??”小鳳凰一臉期待的看著張海。
因為擔心他們姐弟倆遇到危險,而且張海確實也喜歡青岡林里的紅蘑菇,那味道真的超級鮮美,吃過一次就能讓人念念不忘。
“去!你們等我一會兒,我問問瘸子,看他要不要一起!”說著張海就給瘸子打了電話。
瘸子一聽到要去采紅菇,也坐不住了,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
四人在張海家院子里集合后,背著背簍,就向東邊的青岡林走去。
張家灣后山就是連綿起伏的二龍山脈,
這里群山起伏,山高林密,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
而且這里動植物資源無比豐富,不僅擁有桫欏、水杉銀杉等國家級的保護植物,還有金雕、黑熊、云豹等兇禽猛獸。
不過這和張海幾人此次進山沒有多少關系,因為這些珍惜的動植物都位于山脈最深處,而他們今天要去的地方只是山脈的最外圍,距離村子不過兩三公里。
向北一路穿過村子,然后掉頭往東,大約半個小時就能達到青岡林。
走在濕滑的山路上,
野草上的露水將褲腿全都打濕,幾人也不是很在意,因為進山本來就是這么辛苦,大家心里都有準備。
距離村子大約幾百米的地方就是一片石林。
它占地僅五六百平米,雖然面積不大,但其中怪石嶙峋,就像雨后的春筍,一個勁的往上長,形成了一處美麗天然奇觀。
由于地形原因,這里就猶如迷宮一般,成為了村里小娃子們玩耍和躲貓貓的好地方,
走在石林邊上,小龍龍一臉好奇的向張海問道:
“海子哥,你說這里的石頭咋會長成這樣啊?”
張海笑了笑,這個他還真做過一定的了解,以前上中學的時候他就非常喜歡地理,對家鄉的喀斯特地貌非常感興趣。
“石林也屬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種,它是鐘乳石經過造山運動被抬起后,受到風雨侵蝕千萬年后形成的獨特地貌,這樣成規模的石林非常少見,大多都是一些三三兩兩單獨出現的石頭。”
“哦!原來是這樣啊!!”小家伙聽完雖然覺得有些不明覺厲,但還是裝作明白的樣子點了點頭。
看到這里張海微微一笑,然后繼續向他們解釋石林的具體形成
大約距今2億7千萬年以前,西南高原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這片海面上,生長著許多能形成碳酸鈣沉積物的動物和植物。氣候炎熱,雨水充沛,動植物生長衰亡速度很快,它們的尸骸沉積海底,經過上億年形成了一大層厚厚的沉積物。
幾十萬年后,沉積物變成了化石。在大約距今7千萬年時,發生了波及華夏大地的燕山運動,海底抬高,藏在海里石頭開始露出水面。沒有干枯的海水不停地拍打巖石,在巖石上“咬”出了深深的裂痕。
地殼再次抬升時,巖石完全露出海面。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雨水,經過幾十萬年的沖刷溶蝕,使整塊的巖石形成溶蝕溝,最終使整塊的巖體分離,形成石芽、石柱、石門、石峰這樣千奇百怪的石頭奇觀。
石林形成后,由于傾斜角度較小,很少倒塌墜地,后來被晚第三紀紅土覆蓋保護。在距今大約50萬年前,第四紀地殼回升,雨水將晚第三紀土層沖刷開,石林又展露新顏,成為天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