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尷尬,陳天連忙拿出手機,一看才發現,一點信號也沒有:“怎么沒有手機信號?”
江瑤不理他,江志杰說:“這邊山區有村子的地方才有手機信號,這段路正是翻山越嶺的路段,沒有人家居住,所以就沒有信號,等翻過山,再走一段就有信號了,不過只有移動信號,聯通和電信還得快到家才有。”
陳天是聯通,無奈收起手機,對江瑤說:“江瑤,一會兒把你手機借我打個電話。”
“不借。”江瑤不回頭,羞都羞死了,這個豬頭還要說話。
“沒禮貌。”江志杰皺眉批評女兒,怎么說陳天也是客人,然后把自己手機遞過來:“你用我手機打吧。”
陳天想想,拒絕道:“算了叔叔,等到家了我再打吧,也不是什么要緊的事。”
“也好。”江志杰也不堅持。
汽車下山的時候速度相對比較快一點,主要是山這邊竟然坡度要小很多,而且視野也很寬闊,陳天從車窗朝外看去,可以看到不遠處半山腰上一個自然村落,少數民族的建筑風格,這邊的自然環境保護的很好,山林掩映之下,如詩如畫,汽車在山路上盤旋而下的時候,村落忽隱忽現。
江瑤扭頭,見陳天很感興趣的看著,便介紹說,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瑤村,廣西這邊瑤族不是很多,他們這邊的瑤村只有五個,是那種純瑤村,全是瑤族人居住,很多瑤村和別的村民混居,像他們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混居,有漢族,壯族和瑤族三個民族的人,瑤族最多,漢族只有三戶。
汽車穿過瑤村的時候,陳天才徹底看清楚純瑤村的建筑特色,大部分房屋是木質結構,由于地處潮濕多雨,木屋最下面一層用石頭或者木頭撐起來,形成一定的懸空,也有的支撐是因為山勢不平,用來平衡,一小部分已經是青磚黑瓦的主體加上木質的正面搭配,木樓梯木門窗等保留著瑤村房屋建設的風格,還有一些非常老舊,甚至還見到幾戶房子都快倒塌了,旁邊用木頭撐著的。
見到的村民也不多,這個點應該是在家吃飯或者在外。
江瑤說,瑤村主要的勞力基本上也是常年在外工作,瑤族新年才會回來,所以村里留下的也是孤寡老人和小孩居多,那些快倒塌的房子都是常年無人居住,荒廢掉的,若不是還有人認領,早就被拆了當柴燒。
汽車路過村子,停下下客的時候,陳天還見到幾個曬得黑不溜秋的小孩子,站在石階上望著汽車,看他們的眼神,也許很期待從車上下來的會是自己的爸媽,然而當需要下車的四個人一一下車,車門關上的時候,他們眼神中希冀的光彩隨之消失,換上的是深深的失望。
留守兒童!
陳天只能想想這個詞。
中午十二點半,汽車終于在一個村子停下,而此時,車上已經只剩下江瑤他們三人,江瑤說,因為他們村靠近邊境,這也是這條線路最后一個村子,所以到這里就沒人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