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心里就有個計劃,一步一步的謀劃,攢錢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還是大意了,若是放在十年前就動手開始建設,物價連現在一半都不到,而那會,我已經準備了兩個億的資金。”
“師父,你想太多了,一步一一步來,這如果規模大一些,也不是一年半載能建好的,另外牽涉到相關部門的手續審批,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陳天了解過一些資料,比如土地局。
現在國家政策是移民搬遷,安居工程等,將偏遠山區環境惡劣的地區農民遷移到平原地區去,分配住房,政策相當優惠。
但是因為有些人故土情結嚴重,為了統一搬遷,就定下政策必須全家搬遷,舊房子拆除,斷了留戀的念想。
并且,搬遷不說,現在農村住房宅基地審批已經停止了,要想獲得用地審批,非特殊情況不可能。
這相當于是用平原地區的一套樓房換農民手里那套小土房。乍一看農民離了土地,就像沒了根一樣,其實不然,即便是不搬遷,現在留在農村的也基本是老人,小孩都被帶到城里上學了。
所以只要保障了住房,從農村遷移到城鎮生活問題并不大。
歸根結底,還是房子,老百姓看重什么?
衣食住行!
“手續相關不用擔心。”陳鞠華淡淡的說道:“你們以為,我說的做好了準備,只是錢嗎?”
“還有什么?”陳天眼睛一亮,和師叔周玉泉一起,看向陳鞠華,天色已晚,但還是可以借著手電和香燭紙錢燃燒的火光看到,陳鞠華的臉上紅光滿面。
陳鞠華折了一根樹枝,輕輕的撥弄燃燒的紙錢,讓他們燃燒更充分一些,說:“不僅是土地局,衛生局,工商等方面,我都打理好了。”
見燃燒的差不多,陳鞠華丟掉樹枝,直起身說道:“其實大家都有個誤會,中醫的沒落,是自身的原因,和國家政策無關,相反,政策還是鼓勵中醫發展,發揚光大的。
就比如說,中醫考取資格證,確實是為了管理方便,如果中醫自己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未必不能用傳統的中醫考核方式來磨煉中醫。”
“這么說,這些部門都是同意的了?”周玉泉驚訝,師兄做的事情遠比自己想象的多,原本還以為這是最大的難題,畢竟這類事情,真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
陳鞠華點點頭,說道:“走吧,回。邊走邊說。”
原來,陳鞠華所謂的打點,就是這么多年來,憑著自己的醫術和闖出來的名氣,在替一些有權的領導治病的時候,談了自己對中醫發展的一些看法。
小醫谷地處秦嶺深處,先天條件得天獨厚,而且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地的領導或多或少對中醫都有些了解,所以陳鞠華的想法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并保證,只要用得著的地方,他們也愿意為中醫發展出一份力。
“這其中……”周玉泉說了一句,沒說完。
陳鞠華點頭:“我知道你意思,的確,領導升遷調任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不過,當年我救過他老婆孩子命的一個人現在很有話語權,市衛生局局長。”
“其實也沒這么復雜,說幾個稱號,‘中醫搖籃’,‘國術研究傳承基地’……這些名號怎么樣?”陳鞠華問到。
周玉泉笑了,這就是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