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而今來,來者復成古。
陰極則復陽,陽生而陰來。
大荒的歷史,就像陰陽,是一個輪回。
古今的輪回,總有那么一刻難分彼此,難察是古是今。
夏存古覺得,自己逐漸看清這個輪回。
他也明白、知道,無論日月如何奔逝,大荒上的華夏民族,所必存者,不過四字。
存古與維新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華夏雖舊,其命維新。
一個古老而強盛的文明,總離不開存古與維新。它的存在,就是存古。它的未來,就是維新。
夏存古。他有很多話想說。
不過當下,他要聽一下,圣黎口中那個修仙的時代。
圣黎目光窅然,神色肅穆遠在那夏商周三代之前,在那修煉時代之前,就有一個修仙時代。這個時代,是師尊告知我等的往者可敬,來者可崇,今朝可惜。
那個時代,是大荒的源初。那是最蒙昧野蠻的時代,也是最能誕生無限可能的時代。
修仙時代,遠沒有今天這個時代嚴密繁雜的構造,更不存在厚重堆疊的時代感。那里只有一群生存在荒天之下、蕪地之上的人們,在展望明天。那個時候的修士,大多不會去想萬萬歲、千千秋后的事情,他們眼中也只有自己明天如何。
在修仙時代,據師尊說就是你們口中的東皇太一,他老人家是沒有名姓的,我們從來只叫他師尊天地蒙鴻,元氣肇始,整片天地滋萌向榮。
在這樣的環境中,總會誕生一些不俗的部落與族群,那個時代的修士,也遠比今日修士更瑰奇殊異,比如后稷、夸父、共工、顓頊,那些傳說中的人物,生而不凡
白郅易眉心微鎖,唇角輕抿您的說法,是這片天地,不如從前
圣黎一怔,旋即失笑水者,平準萬物。法從水,天地道法,有得則必有失。這世上的一切都有它的法,必將有其優勝、亦有其敗劣。
師尊說過,修仙時代的修士雖然生而不凡,卻大多數一生未有突破。而且那些修士,很多很多,都難以繁衍后裔。
并且,在那樣的大環境中,天地萬物遠不如今日駁雜多樣。大概是因為,強者不為他者留立錐之地,弱者無有尺寸之法以求自強。
圣黎接著感嘆誰優誰劣又怎么評判呢。我雖隱約窺測過修仙時代,但更多是看著修煉時代的發展。
話歸正題,圣黎接著嘆道天地無倪,天地無倪啊。洪荒宇宙,不僅沒有邊際,更無一端。即使是從師尊口中聽說,我也無法想象道崩仙末的景象。
如果修仙時代不斷,自然也就不會散為史海云煙,更不會有發展到今天的修煉體系。圣黎眸噙幽波,神色淵沉,似在追憶,似在幻想按照師尊的說法,修仙修士雖有生死,但幾乎沒有壽元自然耗空而死的。像一些燃壽求利的修士,雖會老死,也只是因為他們修仙時無節制的消耗自身壽命罷了。
也許,正因為理論上的不死,觸動了天道。這句話,是師尊無意脫口的。圣黎長嘆師尊在我眼里就是天,但我深刻記得,當初說出這句話那一刻,師尊動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