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者萬不可遺忘那些一步一腳踩出登山之路的前行者。
往者可敬,來者可崇,今朝可惜。
東皇太一離開大荒修士的視線已不知多久。但他留下的影響,已不覺間深填于修士的血肉中。
哪怕東皇太一沒有那段獨斷大荒的曾經,僅憑三字真訣,也足夠煊赫青史。
「三字真訣,并非師尊一時興起之作。它的來源,當追溯到修仙時代。」修士們恭聽著過去如何映射到今天,古今之間又是如何并蒂開花,不覺間愈發聚攏成團、靠近圣黎。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天地從何來上下是何形境之界限在哪修之極致又是怎樣天地的邊際在何處一個擁有成熟智慧的生命,最先擁有的不是喜悅之情,而是困惑迷茫之心。」
「對非我外物的困惑,對自身內在的迷茫;很多問題,修仙時代的修士就已經思考、探究過。曾有修士焚盡壽元去挽留太陽的光輝,想為世人留駐一片無盡光明,他的名字叫夸父。
也有修士欲令天下無饑,為弱者存生,于是感悟天地變幻、分識四季更替,悟得耕種之道,使農藝布施天下,因德而突破境界,他的名字叫后稷。」
「在那個荒蕪的年代,似乎每一個修士都有他的困惑,也有他畢生的追求。而師尊的追求,則是一個大膽的未來。」
「他希望創造一個萬族俱榮、殊而弭傷的大荒。」圣黎看向顧玉成「古秦省的秘境灰宿壺中,藏著的合天宮,便是海靈族曾經的圣地之一。
海靈族,是修仙時代萬族中的一員。說是萬族,可能有些夸張,但大荒曾經存在著很多修煉之族。當然,修仙時代存在的生靈遠不如今天繁盛這一點并未改變,據師尊說,海靈族當初的族人數量不超三萬。」
「傳說中的天使族,也是存在的」顧玉成有些驚滯地問道,旋即又自嘲道「也是。連那修仙也只是離得太遠、太過老舊,而被人看作傳說罷了。何況那些修仙族群。」
「今天的大荒,有魔族、妖族、人族三大族。至于曾經的海靈族、天使族,早在天道動蕩中就已不知所蹤了。」
「師尊創立的三字真訣,便是為求萬族俱榮。師尊很早就注意到各族間的先天之氣難以相容真正的三字真訣,每一部都有著不世奇效。」
「饑字決,可引動天地古靈力洗刷修士靈魂,徐徐漸進的提升修士領感天賦;谷字決,可平衡萬族修士體內的多重先天之氣;統字決,可將一身血氣孕傳于后裔。」圣黎看著顧玉成,知道他必有所問。
果然,顧玉成急不可待地問道「古靈力,到底,是什么」
圣黎輕笑「天地無倪,陰陽無窮。即使修煉文明從夏商周發展到今天,依舊有不甚明晰的事情。」
「例如修士的靈魂,在質變為元神后,又是否有下一個狀態我們不清楚。只能懷著期待與驚疑去修煉。又譬如修士的,又是否真的可以肉身成圣、不朽不衰,此亦吾輩欲知也。至于那天地之外,又是何等模樣,更非池魚能測。」
「這一切的一切,都似秦始皇陵中的竹簡,會有一見天日的時候,只是并非現在。」圣黎有些感慨「縱然身入陰陽之境,忽覺天地寬坦,可行路多年,才會再知,天地需敬畏。」
陰陽境,看不穿這個天地。太一境,或許也是如此。
顧玉成有些心灰意冷。不過很快又振作過來。畢竟不是第一次失望,也不是第一次擱置困惑。
行路多年,餐風飲露,早非當年南郡公子,為迷茫所裹挾。
「關于古靈力,在現有的認識中,可以確定,它是一種只作用于靈魂、元神的力量。而它的來源,同樣是靈魂與元神。」柳暗花明,圣黎悠然開
口,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