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終會散于人海中。
何況是故事,總會迎來它的終章的。
絲帛上,東皇太一的故事到此結束。
顧玉成也好,白郅易也好,在場的修士都想知道,淵履一族到底有沒有人突破到修道境
哪怕知道一個時代已結束,仍會心有不甘。為那些早有結局的故事而心痛。
時下無知己,方追古時賢。
尤其是眾元神,他們的一生,都有不甘,都想要改變天命
羅隱作為一個儒生,作為一個崇道之人,一生追求濟世救民,卻只能十上不第、眼看他大唐傾頹,眼看他藩鎮割據,眼看他宦官秉權,眼看他黨政不休。最后也只能眼看著這一切
夏存古作為明末抗商的義士,赴死之日,年未過雙十,只有十六歲。他曾問家人,天下如此動蕩,我們還讀什么書修什么煉家人無言以對。他夏存古的一生,何嘗不是想逆天改命。
這滿座元神修士,若非心有遺憾不甘,又怎會滯留天地,被引入這昭諫洞內
敢去想踩著天命的淵履一族,很合他們胃口
圣黎收回絲帛。
「修仙時代與修煉時代并不同。但,先天之氣同樣困擾著淵履一族。他們的族群雖然步入游荒境凝鼎境,但同樣也遭到了先天之氣的干擾。畢竟淵履一族可是各種族群繁衍而來。」圣黎一點。
白郅易即通「所以,東皇太一的谷字決,是為淵履一族而創的」
谷字決,平準繁雜氣血,使修士不受血統桎梏。
圣黎點頭,眾人且驚且喜。
原來如此。
東皇太一也想看一看,一個自強不息的氏族,能走到哪一步。
「統字決,則是淵履一族與師尊共同創立的。到這個時候,師尊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關于使命的輪廓。他也找到他的理想了。」圣黎話如破陣之曲,直入眾修士心中,使之熱血沸騰。
「如您所說,亦如我等所知。天道動蕩之后,人族大衰,東皇太一憑己一身,獨專天下。恐怕,就是想要憑借無上的權利,去完成他的人間天國。只是,他因何放棄了」面對浩瀚的歷史、莽荒的傳說,顧玉成陷入疑惑中難以自拔。
「或許,是因為恐懼。」圣黎給出解釋「作為身先天下的獨行者,師尊知道他有難以想象的壽命。但他不知道,這份壽命,有多久。他更不甘心,對曾經的失敗低頭。面對天道動蕩的那份無力,是師尊一生無法忽視的恥辱」
「師尊更知道,任何成就,都需要歲月寬許。他的理想,不是幾萬年,就能輕易實現的。」圣黎目光如刀,光耀逼人。
「師尊因為一個未知的原因,離開了大荒。在他臨行前,將三字真訣交給我們」
「師尊他囑托,大荒方經歷天道動蕩,修煉體系如赤子般脆弱,但卻是一份希望。師尊希望我們九人能夠整合妖國,與人族進行合作。」
圣黎此話,倒令眾人有些驚訝。
「我還以為,東皇太一會讓你們統治整個大荒。」羅隱有些動容。
真正的文人,心中都有一條玉枝,不求全,不折腰。傲氣十足。
羅隱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嘴賤,正是因為他太過傲氣,瞧不起天下大多數人。
正當眾人心有所感、緘口不言時,夏存古大笑而起,環望眾人,大放豪言「面對不死的敵人時間,修士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或是有意栽花卻不成。每個修士,都做出了他的選擇。」
「淵履一族,他們用的方法是以生現在克亡過去」克,有「戰勝」之意。
「用
我們一代人的一生,換取下一代毫厘間的進步而下一代,也如同我們一樣付出。終會有那么一個人,一步即千里出世即長生自履天命這就是淵履一族的雄心與信念」
「面對可能重歸動蕩的天道,面對不知長短的壽元,面對尚且無力翱翔天地的修煉體系,東皇太一選擇將時間留給他唯一的天敵。」東皇太一沒有像至尊那樣布道天下,最關鍵的不是心胸氣量,而是修煉體系的限制。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