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綏軍出兵進駐包頭,常凱申就可以以“調整防區”的名義,要求傅宜生把后套讓出來交給晉軍,晉軍和綏軍本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不能晉軍沒有一寸立錐之地,綏軍卻占著前套后套的膏腴之地。
想到到,常凱申又問道“乃建,傅宜生是不是請戰了好幾回”
“是的。”唐縱點點頭道,“傅長官已經發來三次電報,要求出兵進攻包頭,以策應八路軍三八六旅在晉西北的抗戰。”
頓了頓,唐縱又道“傅長官還說包頭此時兵力空虛,綏軍也已做好準備,只需校長一聲令下就可以光復包頭”
“很好。”常凱申慨然道,“乃建,你立即給第二戰區北路軍下達作戰命令,就說為了策應三八六旅在晉西北的抗戰,命令綏軍精銳盡出,向包頭發起攻擊附加一句,此令十萬火急,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執行”
頓了頓,常凱申又說道“再給閻西山發電報,讓他立即從晉西抽調部隊接替后套的防務,尤其后套的黃河西岸渡口,一定做好警戒工作,眼下日軍與八路軍正在一河之隔的晉西北連番惡戰,派兵加強黃河西岸渡口的警備就尤其的重要。”
“好的。”唐縱恭聲應道。
遼縣,八路軍總部。
“老總,二戰區長官部的通告。”
副總參謀長神情古怪的將一紙電報遞給老總。
老總看完電報之后,氣得當即將電報重重的拍在了桌上。
師長便訝然的拿起電報,看完之后笑著說道“這個通告雖然是二戰區長官部發的,但是背后肯定是常凱申的意思。”
“我知道。”老總生氣道,“我氣的就是常某人。”
師長笑道“打壓政敵,排斥異己,對于常某人來說只是常規操作,老總你知道的,又何必跟他置氣,氣壞了自己身體多不值。”
副總參謀長也笑著說道“師長說的是,犯不著跟常某人置氣。”
停頓了下,副總參謀長又說道“而且,傅宜生跟我黨關系好,肯定不會把后套讓給晉軍,所以晉西北縱隊的后路是不會有問題的。”
“這個就未必。”師長搖搖頭說,“傅宜生跟我們的關系好雖好,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就會為了我們八路軍違背常凱申的命令,如果常凱申以調整防區的名義要求他將后套移交給晉軍,他恐怕就只能乖乖交出地盤。”
老總也點頭道“是啊,傅宜生其實已經脫離閻西山自立門戶,這個時候急需來自于重慶和常凱申的支持,所以奉命讓出后套是大概率事件,對此我們絕對不能抱有半點僥幸,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個倒也是。”副總參謀長點了點頭,隨即又道,“老總,晉軍想要進入后套草原,就必須得從陜北經過,咱們要不要給359旅下達一個命令,讓他們以演習的名義封鎖通往后套草原的道路這樣晉軍就到不了后套。”
“這肯定不行。”師長搖頭道,“有制造摩擦的嫌疑。”
老總想了想說“我們還是要立足自身,立即給晉西北縱隊發一封電報,告訴他們不要寄希望于渡河西撤,準備好正面突圍,以免到時候被動。”
副總參謀長應道“是”
在太原,第1軍司令部。
第二天,岡村寧次就得到了國民黨方面的反饋。
井上靖向岡村寧次報告“大將閣下,傅宜生率領第35軍主力以及騎兵第7師一部,已經進駐包頭。”
“是嗎”岡村寧次道,“綏軍動作竟然這么快”
井上靖道“綏軍其實早就已經推進到了烏梁素海以東地區,并且做好了進攻包頭的準備,只是因為常凱申一直不允許,所以才會按兵不動。”
“包頭城暫時就讓給綏軍吧,以后再奪回來便是。”岡村寧次悶哼一聲,又道,“晉軍那邊有動靜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