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的材料呢?”蕭何好奇道,“我需要感受一下它的波動。”
而吳長春則是揮了揮手,命令眾人拉開了身后一個巨大的幕布,露出下方一批閃爍著奇特光澤的材料,解釋道:“這是一種耐高溫、高壓和高寒的納米材料,和我國今年發射的太空站的材料是同一種,是目前為止最先進的材料了,你看這些材料夠不夠?”
蕭何上前感受了一下這種納米材料的波動,舉起手召喚出一個完美立方體,然后揮了揮手,空氣中就這么“憑空”出現了大量的這種納米材料,覆蓋在完美立方體表面。
“這、這是,無中生有嗎?!”吳長春驚愕的問,“這些納米材料是怎么來的?”
“用空氣轉化而來的。”蕭何解釋道,“和之前我在海島上建家是一樣的原理,只是把海水換成了空氣而已。反正什么粒子都無所謂。”
“嘩,這個能力也太厲害了……”吳長春皺眉唏噓道,“這種轉化速度,比梁斌先生要厲害的多啊……如果能來科研部工作,那該多好啊。”
“我現在不是就在科研部嗎?”蕭何有點尷尬的笑道,“你需要幫忙可以說一聲,和我在哪其實沒什么關系,對吧?”
隨即,他召喚出第二個完美立方體套在第一個完美立方體表面,將那種納米材料壓得緊實了一些,并令其固定成型。這樣一來,一個完美立方體結構的納米基地就這樣完成了,但接下來還需要一定的改裝,讓其變成一套可以在火星居住的結構。
因為是在火星上,所以必須有一個兩道的隔離艙門,而且空間利用也要最大化。
一層設置為實驗室,擺放各種實驗器材;將二層設為生活區,是臥室、衛生間和浴室;第三層則是科研人員們的房間與生活必需品的儲存空間。
而為這一切供能的,自然是反物質發電機的樣本機。盡管還不完善,但這種樣本機已經是現在最好的發電設備了,目前已經在考慮投入實際運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反物質發電機本身,而是泄密問題。
花了四個小時的時間,蕭何在科研部的幫助下搞定了這間火星基地的外部結構。
至于內部結構,目前安置好了電路和管道結構,實驗設備之類的,等基地在火星安置好了再來安裝。
“好,那么接下來就是安置這個基地了。”吳長春說著,向身后的六名穿著航天服的航天員揮了揮手,“大家準備一下,今天,就是咱們龍國的航天領域向前邁進一大步的時候!”
說著,吳長春轉向蕭何笑道:“差不多也快中午了,我們就去火星上吃頓飯吧!”
“聽起來很不錯……對吧?未婚妻?”蕭何摟住了葉婉清的肩膀笑道。
“討厭……你正常點,就叫小清就好了。”但盡管嘴上這么說,葉婉清看起還是挺開心的。
蕭何用念力舉起了這座“火星基地”,然后用次元行者重新帶著眾人來到火星上。
他把火星基地在一處較為平整的地面上放下,用念力打好樁讓這座火星基地能夠固定在地面上,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了:測試火星基地的內部數據,確認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六名穿著宇航服的航天員離開了完美立方體內部,笨拙的向火星基地門前走去。
打開外部艙門后,宇航員進入基地內部關好艙門,打開反物質發電機,啟動了火星基地的電力系統和內部循環,然后是等待氧氣生成系統以及溫控系統正式生效。
蕭何與葉婉清、吳長春隔著窗戶在外面觀察內部,里面的人忙碌了一會兒,終于開始測試內部的各項數據。
“溫度26℃,氣壓穩定,氧氣比例適中……”內部的宇航員檢查著數據,忍不住驚嘆起來,“天吶,這個立方體結構真是太神奇了,它能確保外部環境完全無法影響到內部環境。我敢說,哪怕我們現在就將溫控系統關閉,內部溫度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沒有必要,電非常充足,只要能解決食物與水的生產,我們就可以在這里生活一輩子。”另一名宇航員激動的說。
吳長春轉向內部的宇航員:“那么,先脫下宇航服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