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種帶黃色的才是真正的金針菇,現在吃的純白色的都是金針菇的變種,正式名字叫銀針菇。
上網搜一搜“金針菇”和“銀針菇”你就自然懂了。
懂了這個道理,再想“夢到前任”這種事,就不難理解了。
簡淵說道“記住,如果你真正的擁有一個人的時候,這種真實擁有的安全感,是不會讓你夢到對方的。所以不要因為對方沒有夢到你而生氣,因為在現實中擁有,就不需要在夢境里滿足了。”
“我越研究心理學,越覺得心理學不是孤立的學問。生理醫學的發展,給心理學也了很多可貴的幫助。比如女生和男生吵架,通常情況下,男生很快就不那么生氣了,而女生卻要生氣很久。為什么呢之前我一直試圖從心理學曾經去解構,但各種偶然性的原因太多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項報告,說男性的血清素分泌速度,是女性的五倍。”
“血清素能讓人在特殊時刻保持冷靜,平復情緒。所以當女生還因為吵架生氣的時候,男生那邊已經開了一局游戲,正在喊兄弟們跟我上呢”
“所以說感情里需要點套路,今天是戀愛心理學嘛,那就多講點。男人是天性熱愛競爭的動物,所以如果你想要男生對你有好感,不能去挑戰他,而是要想辦法求助。比如你想和他做同一件事,你要問愿不愿意,而不是能不能。”
“因為問能不能,這是站在不相信對方實力的基礎上問的,會顯得像是挑釁。而問愿不愿意,其實就是默認了對方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剩下的只是愿不愿意的問題。劃重點”
“其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小套路。比如買衣服的時候,為什么導購總是喜歡讓你試試呢這就是導購員在運用稟賦效應。可能導購都不知道什么叫稟賦效應,但有這個規矩,就是商家研究過心理學之后,才有的規則。”
“稟賦效應就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么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試的衣服穿上照鏡子,就在潛意識里覺得已經是自己的了,所以就會忽略一些小瑕疵。”
“這是由richardthaer在1980年提出。這一現象可以用行為金融學中的損失厭惡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認為一定量的損失給人們帶來的效用降低,要多過相同的收益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增加。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于對趨利的考慮。出于對損失的畏懼,人們在出賣商品時往往索要過高的價格。”
說到這,簡淵笑了“不好意思說遠了。話說回來,其實心理學有時候是很難理解的。比如聰明的人其實房間更亂,睡覺也會更晚。為什么呢心理研究發現,聰明的人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收拾的時間很少。可即使在一團亂里還是隨時能找到自己想的要的東西,這正好說明大腦可以處理復雜的信息。而夜晚常常是靈感迸發的時候,所以聰明人睡的都很晚。”
“所以如果你們父母再用這些原因來說你,你可以把這個研究成果告訴他們,證明你才是對的。”
簡淵頓了頓,說道“當然了,千萬別告訴他們,數據證明的是單一方向的,也就是說聰明人可能會邋遢,但是邋遢的人不一定是聰明。所以你在想什么呢哈哈”
最后
互動環節,有一個神準的心理測試。
其實社會中有一種普遍的心理人格,被稱之為“沉默式自立人格”。這種“沉默式自立人格”有幾大特征,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很符合。
一、雖然你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但是其實只要你想,就可以去融入氣氛。因為你從心底里也是想受到歡迎,所以對自己吹毛求疵。
二、雖然你知道自己有些性格的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這就你隱藏的長處。
三、你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其實都是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
四、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
五、你其實有預感自己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但又覺得自己有實現這一切的可能。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
你覺得你符合這種“沉默式自立人格”嗎
嗯
等一下,你是不是覺得我好像在你家里裝了攝像頭,好像說的就是你
如果你真這么想,并且覺得有道理,那么恭喜你,因為你是屬于容易被忽悠的類型。因為“沉默式自立人格”根本就是我瞎編的一個籠統性描述,這是已經揭秘過的心理學巴納姆效應。
如果你剛剛完全相信了那段話,就說明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對你進行了一次思維的精神操控。
你需要做好防詐騙工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