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吳氏的提議,陳大石都拒絕了,還是堅持將剩余的錢拿去還給母親,這氣得吳氏都伸手想去跟他搶錢了!
自然,他將錢收得很好,沒讓吳氏搶去。
這個時候,蘇映巧并不在家,而是出去看地了。
等蘇映巧回來,陳大石就將剩余的錢拿來還了。
蘇映巧驚訝地看著他:“不是讓你給你自己買些東西嗎?怎么還留著錢回來?”
留也就算了,關鍵,她在心中算了一下,除了買了豬肉,他是一文也沒有多花!
陳大石也不提吳氏讓他幫買東西的事情,只是道:“娘,我沒啥需要買的,所以,就不想花這個錢,覺得沒必要。”
蘇映巧沉默了一下,道:“行吧,不過,這個錢,你留著吧,或許什么時候有需要,也就不用再跟我拿了。”
然后,也就沒有收回剩余的錢,讓陳大石留著。
陳大石也就將錢留著了。
得知母親讓陳大石將錢留著之后,吳氏大喜,私下跟陳大石拿了這筆錢,收了起來,一臉的高興,“看來,娘還是看重你的,不然,也不會把錢留你!”
忽然間,她對母親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當然,也只是百分之幾的那種!
陳大石也不想對此多說什么,去分了肉,包成一袋袋的,然后出門,一家一家的去送。
他是根據人頭送的,有的家出了兩個人,就送兩份,出了三個人,就送三份,然后每份的份量也都是一樣的。
下午申時,陳三石將陳旦旦送去了學堂。
出門的時候,蘇映巧給陳旦旦的生活費,也比以往多了不少,一方面說是獎勵他通過了縣試,另一方面則是讓他吃好一點,好好備戰接下來的府試。
剛到村口,就遇到了黃越,黃山也在送兒子去學堂。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在去學堂的路上相遇!
黃越與陳旦旦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后各自哼了一聲,歪過頭去,一副相互不理的架勢!
黃山那天也去幫忙了,見得他們,便打了聲招呼,笑道:“三石,送旦旦去學堂呢?”
陳三石點頭,跟他表達了他此前去幫忙的謝意,黃山道:“不用客氣,都一個村子的,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他記起了父親交代的,若是遇到了旦旦,要借著這個機會,化解阿越與旦旦之間的那種嫌隙,于是,琢磨了一下,不由將兒子往陳旦旦身邊推,還道:“阿越啊,你與旦旦都要參加接下來的府試,理應好好交流才是。讀書讀書,也不能死讀書,讀書人之間的相互交流還是很必要的。”
跟著轉頭,問陳三石:“對吧?”
陳三石呵呵一笑,道:“這是當然,不管做什么,交流都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嘛!”
也將陳旦旦往黃越身邊推,“旦旦,阿越學習比你好,此次縣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你得多跟他學習才是!”
他們兩個被推在一塊,又是相互看了一眼,然后是一副似乎沒什么可說的狀態,都是默默地走著,誰也不吭聲。
黃山與陳三石故意走在一塊,一邊走,一邊議論著他們兩個,談著學業,還時不時地問他們幾句。
黃山其實也不太喜歡陳旦旦,覺得陳旦旦以前很搗蛋,還經常欺負黃越,但是,想著父親告訴自己的,也覺得父親說的很在理,確實有必要化解他們兩個之間的嫌隙,與其多個敵人,不如多個朋友!
而且,他也感受到了,陳家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而今的陳家,已經不是以前的陳家了!
不僅是陳家掙了錢的原因,還有,就是陳家那股本來惹人厭的風氣,最近,好像比以前淡了很多?
一路上,黃山與陳三石倒是有說有笑,至于黃越與陳旦旦,除了偶爾應答他們時不時的問話,幾乎都沒有說話。
兩個人,就跟在行走的木頭一樣。
除了走,就只有走。
無聲無息。
將他們送到了學堂之后,黃山與陳三石也是一起回來的。
黃山嘆道:“他們兩個,想要和好,只怕沒那么容易。”
陳三石淡然一笑,道:“這個嘛,咱們也不能強求,順其自然就好!再說,他們以前關系那么僵,突然讓他們和好,也不現實。”
黃山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也對。”
書山學堂。
見黃山與陳三石都走了,陳旦旦最先開口,并看了黃越一眼,“黃越,我知道,我們兩家都希望我們放棄前嫌,和睦相處,但,坦白地說,就我們的性格,是處不來的,所以,以后,還是各自安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