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阿俊,謝春娥也是有一些了解的,笑道:“這么看,你們家,現在可是有兩個文化人呢!”
“而且,你們現在也都識字,也算有點文化了。”
眼里不由透著羨慕!
蘇映巧道:“我們就認了幾個字而已,談不上文化,只有真正讀過書的,才能稱為有文化的。”
謝春娥道:“識字總比不識字的好,總之,這方面,你們還是比我們強!我們家是真的全員文盲,沒一個是認識字的。”
說著,不由笑。
蘇映巧道:“鄉下都這樣嘛,以前我們家也是這樣!其實,若有條件,你們也可以讓家里孩子去讀書的。”
謝春娥嘆道:“小寶都十五、馬上十六,已經不適合去學堂了。至于孫子,還太小了。短時間,算了吧!”
一般,讀書,都是趁十五之前!
“不過,等小孫子長大一些了,我再考慮一下。”
現在,家里倒也不缺供孩子讀書的錢!
就是,暫時沒個合適去讀書的。
聊著聊著,關于兩家的這個婚事,自然是很快都同意了的,最后,也就聊到了聘金的問題上。
謝春娥道:“這個聘金,我看,意思一下就行了,按咱們鄉下的習俗來就好,沒必要太破費的。”
鄉下的習俗,就是二兩唄!
蘇映巧道:“這可不行,婚姻之事,可是大事!既然有條件,我還是希望,三兒能風風光光地將芳兒娶過來!”
要是沒條件,才會遵循鄉下的習俗。
二兩,幾乎是當地的標準!
不過,對蘇映巧來說,現在家里賺了錢,而且婚姻乃人生大事,能風風光光地辦,自然要風風光光地辦!
沒必要節約!
錢嘛,賺來,就是花的啊!
當守財奴有什么意思?
談了談,最終,蘇映巧還是決定,用當地最高規格——十兩!作為陳三石迎娶徐芳兒的聘金!
她覺得,芳兒為了等三兒,等了那么長時間,從十五等到了十七,而且馬上就十八了,在村里還受了不少非議——不少人覺得,芳兒就是眼光太高,這個看不上,那個看不上,才拖到了“這把年紀”的!
所以,這幾年,芳兒真的是承受了很多很多!
好在,家里一直在支持她!
她才沒有去在意那些非議!
當然,說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就是不表露出來、不讓人知道而已。
蘇映巧覺得,三兒是欠芳兒的,所以,這個聘金,必須是——十兩!
既然芳兒是陳家未來的兒媳,那么,蘇映巧決不能讓她受半點委屈!
謝春娥開始是推辭的,但,在聽了蘇映巧的理由之后,而且見她堅持,也就勉為其難地同意了,覺得很不好意思。
之后,又談到了婚期。
蘇映巧道:“我家是打算在年后重建房子,這個婚事,你覺得,是在新房之后、還是之前合適?”
又道:“我是覺得,新房之后,有點久,至少得等到明年的下半年,才能入住,有點難等。可是,若不等,在新房之前,芳兒嫁過來,就得委屈著跟我們過一段苦日子了,我覺得有點不妥。”
蘇映巧雖然是老太太,但她本性到底是年輕的,所以,對這個事,有點拿捏不準,不好決定。
謝春娥也顯得有點猶豫,“這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