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旦旦轉正為戶部侍郎之后,一直替陳欣衍分擔事務,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五年之后,由于表現出色,以及原來的戶部尚書告老還鄉,他也便順理成章地接替了戶部尚書的職務,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他并不迷戀權勢,只想把手上的工作做好,為陛下解憂,為大興的穩定與繁華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些,陳欣衍都看在眼里。
雖說她對陳旦旦的器重確實存在著一些私心,但,能力上,陳旦旦確實也有這樣的實力。
何況,他還是那么的清明。
作風可以說是朝臣的表率。
很多人也都看得出來,陳欣衍很看重陳旦旦。
所以,朝堂之上不乏一些想要巴結陳旦旦的。
但是,陳旦旦從不結黨營私,不管別人塞給他什么好處,他都不會接受。
知道了陳旦旦的脾氣,漸漸地,也就沒人去巴結他了。
主要是費力不討好!
……
在老太太七十大壽的這一天,陳家人難得全家相聚在一起,共聚陽平城。
大房這邊,陳大石、吳氏、陳旦旦、裴念之、陳裴琪、陳裴然、陳清清、祁子辰、祁依雪、陳團團全部聚齊,一共十人。
二房這邊,陳二石、顧蕓夕、顧洛君、陳洛洛也全部到齊。
三房這邊,倒是原來的一家四口,六年過去了也沒變化,陳三石、徐芳兒、陳瑩瑩、陳秀秀。
幾個孩子,倒是長大了不少。
二房、三房都是一家四口,唯有大房這邊人口最多。
當然也是因為加上了祁子辰一家。
算上陳老太太,全家一共十九人。
“小團團,你也該找媳個婦了,好讓咱們家湊齊二十人!”陳三石還是和以往一樣喜歡開玩樂。
小團團今年十六、快十七了,在這個時代確實到了可以娶媳婦的年紀。
“急啥呢,過兩年再說吧!”小團團吃著飯,笑呵呵的,“沒記錯的話,三叔當年可是二十多才成家的呢,居然好意思來催我?哼哼哼!”
三叔什么性格,他最為清楚,所以才敢對他的建議“不屑一顧”。
其實,他跟三叔的關系,遠比跟父親陳大石的關系緊密。
原因無他,就是常年跟在陳三石身邊的緣故。
哪怕陳大石、吳氏后面去了京城,他也一直留在陽平城,留在三叔與奶奶的身邊。
“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我們家窮,我是沒錢娶媳婦,不是我不娶。”
陳三石在外面很低調,在家里那可是話最多的,而且說話經常沒顧忌的,反正都是自家人,“你現在情況大不相同,就咱們家的條件,要娶個媳婦,與我那個時候相比,簡直輕而易舉……”
話說到這里,就感覺到有目光在冰涼涼地盯著自己。
卻是徐芳兒!
陳三石頓時覺得自己說錯了,就自己的這番話,說得好像當時家里有錢,就早早娶了媳婦似的。
若是早早娶媳婦,那最后要娶的人,肯定就不是徐芳兒了……
徐芳兒:哼哼哼!
不過,她嘴上沒說啥,就是看著丈夫的目光有點鋒利!
有點冷!
陳三石:嘿嘿嘿!
趕緊道:“吃飯,吃飯!”
他識趣著呢,知道適可而止。
就著這個話題,陳旦旦這會開口:“我覺得,團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情感的事,緣分也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