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燕國最為兵荒馬亂。
六皇子燕空凌回國的消息一傳回皇城,大皇子便發動了宮變,逼迫老皇上下旨傳位于他。
顫顫巍巍的老皇上還偏偏犯了犟牛勁了,死也不傳給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他設法傳出圣旨,令四方兵馬追隨六皇子,上京勤王救駕。
燕空凌與南飛越在邊境與迎接他們的軍隊匯合,一路殺向京城。
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如今正將皇城團團包圍,與大皇子對峙。
北方的涼國,兵荒馬亂之后暫時的安寧與和平。
小時默默無聞、并不起眼的七皇子,于五年前強勢崛起。
經過艱難的爭斗,他成功登頂皇位。
如今正欲派使臣出訪盛國,商討開放兩國邊貿互市。
他要以涼國盛產的馬匹珍寶,換取盛國的布匹糧食。
使涼國子民有衣可穿、有糧可食。
也可保盛國北境人民,不受涼國侵擾之苦。
而今朝堂上爭論的,不是這件兩國互惠互利的好事。
而是西方的楚國,打算送回十五年前,盛國送去和親的慶和公主。
二十多年前,盛楚兩國互派質子,以示友好。
楚國派到盛國的,是唯一的皇子,楚國太子楚君陌。
幾年后,楚君陌與其太子妃在盛國遭遇不測。
楚皇大怒,立斬盛國質子,并出兵盛國。
兩國大戰六年之久,仍未分出勝負。
楚皇不忍百姓常年遭戰亂之苦,提出休戰。
但要盛國再派皇子為質,或是以皇室正統公主和親。
盛皇無奈,將時年僅八歲的慶和公主和親到楚國。
因公主年紀尚小,暫時養在楚宮中。
這么多年,楚皇一直未曾臨幸過她。
如今楚皇垂垂老矣,不忍公主忍受漫漫無期的寂寞,決定送公主回盛國。
便是此事,在朝堂上引發了眾臣的激烈爭執。
到底要不要迎公主回朝?
以忠國公為首的一干老臣認為,接回公主,會影響盛楚兩國之間目前的和平現狀。
建議公主嫁與楚皇,繼續自己的和親使命。
靖王與姜臨風則力主接回公主。
要讓公主賠上一生的幸福,換取大盛的安寧,那要他們這些熱血男兒何用?
“皇上,臣請接回公主。若盛楚兩國再起刀兵,臨風必再上戰場,定然打到他再不敢出兵來犯。”
姜臨風慷慨陳詞,擲地有聲。
這話,也就他和靖王有底氣說出來。
其他武將要么很少上戰場,要么多年不曾征戰。
哪及得上他們兩個?戰功赫赫,作戰經驗豐富。
“姜臨風一介武夫,不懂國事。要打仗便要耗費國庫軍需,軍糧從哪里來,兵器又要造多少?
你憑一時之勇,逞口舌之快,可曾考慮過這些?”
“武將要得升遷,必得靠獲取軍功。所以你姜臨風就要不顧百姓死活,妄議興兵嗎?”
姜臨風不過幾句話,惹得一干老臣吵吵嚷嚷。
從是否接回公主,轉向對姜臨風進行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