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一處幽靜的小院之中
韓復舉正坐在椅子上看報,這些年來他已經養成了看報的習慣,報紙成為他了解外界消息的重要窗口。
最近兩年李大放松了對他的限制,不像最初時只能在小院中活動,現今只要他想,就可以在北港自由穿梭,當然了,前提是他不能離開北港。
自從能在北港自由活動之后,他就開始在北港各處游歷,期間他發現這里可謂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他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合,朋友相恭,人人都能博愛及眾,圣人所言之景,一幕幕都在此處實現;
萬歷年間時他曾游歷過整個大明朝的兩京一十三省,沿途所見沒有一地可以做到北港這般,百姓盡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而富戶則是衣著華麗、體態端莊;
而在北港各處所見到的百姓則是面色紅潤,雖多數也是穿著粗布衣衫,但都是神采奕奕,韓復舉能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一種光,那是一種對未來充滿希望、充滿期待的光;
另外就是這里的富家大戶,因北港重商,所以這里的富戶很多,這些人同樣衣著華麗、體態端莊,只是這里的富戶與大明的那些富戶完全不同;
大明的那幫富戶外表雖然恭儉儒雅,但是骨子里的那種嗜血殘忍韓復舉是親身體會過的,他們經營高利貸、低價兼并百姓田地、購買幼童幼女充當丫鬟仆役……,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對百姓敲骨吸髓;
而北港的富戶雖也是張口閉口談銀子,有些俗不可耐,但他們賺取銀子的方式卻是為百姓提供更多實物,如食物、衣物、家具、農具……,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北港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
同時,這些商人開店設廠也可以為百姓們提供活計,百姓們可以通過辛苦勞作換取養家糊口的工錢;
如此,富家大戶與百姓們變成了互惠互利,不再是一方壓榨另一方。
越是深入了解,韓復舉越發覺得不解
大員本是海外荒蠻之地,國朝棄之如敝屣,李大只不過是區區一介海商,為何能將這荒蠻之地變為桃園樂土;
再則根據李大的履歷來看,其人出生貧寒卑微,15歲之前一直在家務農,未曾聽聞其人有上過私塾學堂,那他的這種種手段又是從何學來的呢?莫非真如傳言的那樣其人是天上星宿下凡;
更讓他不解的是為何這些國朝的棄民一進入李大治下就能安居樂業,能恭儉有禮,能友愛互助,能博愛及眾;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