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大員這邊,自從那兩艘鎮海號服役時引起了一陣轟動之后,后面就沒有什么大事了,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照章運行。
突然,一聲驚雷在大員炸響,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
楊山乃為南直隸池州府一生員,崇禎二年,因災荒家中生活無以為繼,適逢此時大員在南直隸招募流民去南洋墾荒,于是攜全家報名登船;
又因其人識字且有功名在身,來到南洋之后,不僅分到了土地,而且自身還謀得了一份書吏活計,如此幾年下來,家中生活雖算不上富足,但也是衣食無憂如果日子能一直這般過下去,倒也是幸福美滿;
可天有不測風云,其妻何氏,因長相秀美,被當地一小吏看上,不久后那小吏使了一些手段,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楊山抓了起來,為救夫君,不得已,何氏只能從了那小吏,待楊山被放出后,何氏自覺無顏活在世上,遂自縊身亡;
之后為了給何氏報仇,楊山開始到處申告,奈何那小吏頗有能耐,早已在當地織起了一張關系大網,無人理睬楊山,反被下了大獄,不日就會押往礦山勞役;
也算天無絕人之路,在被押往礦山途中,臺風來了,楊山得以趁亂脫逃,脫逃之后,無意中上了一條前往北港的班船,就這般稀里糊涂的來到了北港;
來到北港之后,因為沒有身份證明,無法進入港區,只能游蕩在碼頭附近,期間因為偷盜食物,被巡警抓了起來,念其初犯且偷盜物品為食物,被判處服苦役三個月,三個月苦役之后,被安排進入工坊做工;
就這般又過了幾個月,當得知宣撫使大人幾日后會前來港區巡視,原本快要被熄滅的憤懣被再次點燃,在李達巡視的時候,楊山當眾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大大“冤”字,立時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這讓執行護衛任務的親衛營軍士高度戒備起來,而楊山本人也早已被控制起來。
說實話當街喊冤這種事李達只在電視小說中看過,在發達后,也曾幻想過會不會有人當眾攔轎喊冤,到那時自己說不得要做一回包青天,為民做主,奈何這種事一直也沒有發生過,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李達提前引入了后世種種先進管理模式,讓百姓都有說話的地方,如此,自然也就沒人當眾喊冤了。
今天這一個冤字讓李大有種渾身不舒服的感覺,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掌權者,時常自詡圣明,給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現今卻有人出來當街喊冤,這說明了說明?說明自己之前一直在自欺欺人,如此,心情能好才怪。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