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場,其他隊員開始了接力賽的訓練,而寒嘉則是被蘭迪教練單獨帶著,依舊進行200米的相關訓練。
蘭迪教練對于寒嘉的200米決賽很是用心,寒嘉在跑步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小的細節,蘭迪教練都不輕易放過。
按蘭迪教練的話來說,也就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誰能把握好了細節,誰才能贏得200米的冠軍。
寒嘉在訓練中也是沒有一句抱怨,錯了就重來,一遍一遍地不斷改啥自己的起跑技術,彎道過彎技術。
雖然有些枯噪無味,但進步也是有明顯,并且賽道上的其他男女隊員也是不斷給予著自己專業的建議與熱情的鼓勵。
寒嘉對于這次的200米比賽也是越來越有自信。
下午寒嘉200米訓練結束之后,龍國的李教練也是找到了寒嘉,讓寒嘉跟著大家一起進行男子4×100米的接力賽訓練。
寒嘉原本還想著怎么向教練說明自己想參加4×100米的比賽,畢竟原本的計劃里,是沒有寒嘉的打算的,這下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寒嘉自然也是沒有任何的意見。
在這之前,男隊與女隊也是進行了一次隊內的訓練賽。
男子4×100米接力賽由湯新強擔任第一棒,謝正業第二棒,第三棒則是蘇哥,畢竟目前的彎道技術,蘇哥隊內最好,還沒人能比得上蘇神的圓月彎刀,最后一棒則是吳志強。
而女子4×100米接力賽由梁小靜擔任第一棒,第二棒是葛曼棋,第三棒則是黃桂芬,最后的沖刺則是交給了老大姐韋永麗。
前面的訓練賽,男隊跑出了38秒05的成績,而女隊則是跑出了43秒10的成績。
目前龍國男子4×100米的最好成績是在19年多哈田徑世錦賽上由蘇炳天領銜,許周政、吳志強、謝正業所共同創造的37秒79,而目前的亞洲紀錄是由扶桑國16年里約奧運會創造的37秒60。
不得不說小扶桑的短跑能力確實不賴,龍國還需要繼續追趕反超。
其實4×100米接力賽是對一個國家短跑能力的一個很準確的綜合驗證,它需要四個實力強大運動員來完成比賽,只單單光靠其中一兩個實力突出的隊員都用處不大,必須依靠整體強大的實力與配合能力,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其中每一棒的選手安排都是很有講究的,一般第一棒,需要安排一個起跑技術好并且善于跑彎道的隊員;第二棒則安排專項耐力好,并且善于傳接棒的隊員;第三棒要求最高,除了滿足第二棒的條件外,還要非常善于跑彎道;第四棒則是最后的100米沖刺,安排短跑成績最好,沖刺能力最強的即可。
并且傳接棒也有要求,比賽規定接力區為20米長,前10米的任何位置,接棒遠動員都可作為自己的起跑位置,但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勢,同時交接棒必須在這20米的接力區內完成,否則算違規。
寒嘉也不心疼,直接花了3000積分開啟了4×100米接力賽的能力。
開啟能力之后的寒嘉,對于比賽的規則也是有了清晰的了解。
寒嘉加入到比賽隊伍之后,自然是被安排到了第四棒,其余棒次不變,龍國的李教練也是不斷地跟寒嘉交代交接棒的一些具體注意事項。
寒嘉也不好透露自己已經掌握了,只得裝作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連連點頭。
隨后男女隊還是在一起進行訓練賽,有了寒嘉最后一棒的加入,男隊的接力成績也是有了明顯的提升,在并未出全力的情況下,已經跑出了37秒82的成績,女隊成績則并未有多大的變化,還是在43秒多。
這一變化自然是讓男隊接力賽的四人興奮不已,眼中都發出了光芒,隨后在休息之后,男隊又是變化了幾次隊員位置,除了蘇炳天和寒嘉的棒次不變,分別將吳志強,湯新強,謝正業在前兩棒都一一試了一次,以求尋找出一個最好的棒次安排,發揮出隊員們的最大實力。
在男女隊員們的努力訓練與嬉笑打鬧中也結束了今天下午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