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至今也有800年的歷史了。
到了后清之時,乾隆帝敕命疏浚玉淵潭并在此興建行宮,將“釣魚臺”納入皇家園林,并親自題詩立匾。
后來龍國官方決定將釣魚臺擴建為國賓館,用做來訪國賓的下榻及會晤、會議場所,于是,“釣魚臺”的名字成了龍國“國賓館”的代名詞。
如此名頭,可見一般。
眾人過了這座石橋,朝著橋對面走去。
一路上眾多運動員也是不住地嘖嘖稱奇,這個地方可不是一般人想進來就進來的啊!
今天也算是開眼界了啊!
眾人也是左看看右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國賓館今日得以一見,自然要看個夠!
這番場景相比寒嘉之前的模樣也不逞多讓。
謝正業,湯新強、吳志強三人也是露出了極大的興趣,就連一向比較淡定的蘇哥也不住地駐足眺望。
寒嘉跟在兩位領導后面,也是邊走邊看。
一行人繞過一個中心湖之后,面前出現了按逆時針排列的一棟棟的接待樓。
寒嘉數了數共有十七棟,再仔細一看樓棟數,“二號,三號……十二號,……”
“怎么沒有一號樓?怎么第一棟就是二號樓?”寒嘉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停下再仔細看了下,確實沒有一號樓,這是怎么回事?
見寒嘉停下腳步,蘇哥似乎看出了寒嘉的想法,也是小聲解釋道“這是一種傳統,不設一號樓!同時還不設四號樓,十三號樓,十七號樓!”
寒嘉往前面看了看,確實也沒有四號樓!至于后面的也暫時看不到。
其他幾人聽了也來了興趣,連忙靠攏在蘇哥的身邊。
“不設十三號樓自然是尊重歐洲的習慣,并且前面你們還會發現四號樓叫‘八方苑’,以及十七號樓叫‘芳菲苑’這個自然是為了尊重龍國傳統!”
幾人聽了蘇哥的講解,頓時有些好奇,這里面竟然還有這些說法,倒是顯得有些獨特之處。
寒嘉還想著去后面看看,但可惜前面領導進了四號樓,也就是八方苑,寒嘉也只好作罷!
門口有兩名武警站崗,眾人面帶微笑,隨著勾局長也是都進了這棟接待樓。
剛進樓里,從樓里立刻出現了五位身穿紅色接待服的女服務員,眾人看了后也是不禁眼前一亮。
寒嘉打量了一番,這五位女服務員都十分端莊大氣,穿的衣服也是很得體,讓人覺得優雅而不媚俗。
領頭的似乎是一位經理,見眾人走了過來,這名經理也是十分熱情地迎接了過來。
劉團長自然也是走上了前與經理說起了話來。
寒嘉在后面也是聽的不太真切,劉團長說了幾句之后,那位女經理連連點頭之后,就在前面領路,帶著眾人往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