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庇阿在輕松愜意的喝茶,而距離他們一百里外的陸地上,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前往胡瓦里耶城這座臨海城市,隊伍的后面還有數十頭巨大的戰象緩緩前進。
顯然迦太基人已經知道羅馬人的進攻路線,提前做好了準備。而一支全身鐵甲的騎兵更預示著這些軍隊的不凡。
這些都多虧密碟司的幫助,要不是漢尼拔還被蒙在鼓里,不知道羅馬人從什么地方登陸。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龐大的艦隊從西地中海出發,急速往東駛去。這支艦隊的規模雖然不算太大,但是也有兩百多艘戰船,而且與羅馬人的戰船長得差不多,兩側都有很多長長的船槳。
這就是地中海國家都經常使用的經典戰船三槳座戰船
槳座戰船的前身是單層槳戰船,只有一層槳,每邊25只。隨著造船技術的提高,船也越來越大,于是槳手就分成上下兩層甚至三層,以容納更多的槳手給戰船更大的動力。
三槳座戰船中在一側的槳手上下錯開,第三層的槳手位于甲板之上,而第一、二兩層槳手則位于甲板之下。
而羅馬與迦太基上一次的還在過后,都把戰船增大了。單個槳手會很難滑動新式戰船的槳,于是最下一層槳手每人滑動一只槳,上面兩層每兩人滑動一只槳,總共是五名槳手劃動三層槳,全部槳手都位于甲板之下。
這就是五槳座戰船
無論是三槳還是五槳戰船的首部都裝有青銅制的撞棰,其基本戰術是依靠速度和機動能力去撞擊敵船的側面,撞棰可在水線下將敵船撞出一個洞并擊沉敵船,或撞斷敵船的劃槳以使其失去機動能力。
而羅馬為了對付迦太基人,在戰船上加裝了一種名叫烏鴉吊的武器。這種武器就是一個裝設在船頭的長12米,寬12米的吊橋。
當敵船接近時,突然放下吊橋,橋底的鐵釘便會牢牢釘在敵船的甲板上,這樣,就可以在敵艦甲板上打一場“陸戰”。
由于吊橋的形狀酷似烏鴉嘴,因此這種吊橋被稱為“烏鴉吊橋”,而裝備這種接舷吊橋的戰艦則被羅馬海軍稱作“烏鴉戰艦”。
經過一天的航行,羅馬的艦隊終于來到了迦太基人的海域,這里正是胡瓦里耶城的管轄范圍。
五槳戰船“神圣”號上面,大西庇阿看著遠方藍色的海洋,臉色面無表情,內心相當的平靜。
這不是一場巨人與嬰兒的游戲,迦太基在羅馬的攻擊下已經變得體力不支,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現在的他不過是提前來推一把罷了。
自從秦國購買的糧食運到之后,羅馬人瞬間變得生龍活虎起來。經過商議之后,他們決定派出大西庇阿趁機解決掉迦太基。
“卑鄙的羅馬人,這里是迦太基的地盤,滾回去”
一艘艘迦太基的戰船攔住了羅馬的船隊,領頭的人直接發出了警告。
“攻擊”
大西庇阿根本沒有回話的心情,直接下達了命令。
“鐺鐺鐺”
急促的聲音在羅馬艦隊中響起,這是進攻的信號
“小伙子們,開工了”
“瞄準對面的迦太基野種們,攻擊”
大西庇阿一聲怒吼,頓時羅馬戰船上面的長官們都開始跟著嘶吼起來。
周圍的一艘艘戰船上面同樣如此,所有羅馬士兵都開始迅速的忙碌起來。
“全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