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野之上充斥著一片蕭殺之息,遠處浮動的人影,定是前來阻截的殷國前軍,僅這前軍人數差距用目測便十分明了,原本士氣高漲的聯軍,見到此等情形,軍中也很快出現了些別的聲音。
“太公。”
太公聞言回首,卻見此時武王正立于自己所在的戰車之下,太公起身行禮,“王上。”
“太公無需多理,只是這敵軍勢眾,僅這前軍便多過我聯軍人數,不知,太公可有退敵之策。”武王此時顯得有些焦急,但是此時已至牧野,距取下朝歌城,終結紂王的治下只有一步之遙,而這一步卻甚是艱難。
太公聞言捏須而笑,“王上何故如此氣餒,那紂王麾下精銳此時方攻克東南夷族,此時絕不會立時班師回救,而那紂王能夠如此迅速的便召集起如此規模的軍隊,也就只有一種可能。”
太公并沒有將言語說透,好似這場戰役在聯軍踏足牧野之時,勝敗便已經明了。
武王望著成竹在胸的太公,此時也稍稍有些心安,但是心安卻并不得做退敵之策,“太公,不知何人可擔此重任,可做那先鋒之軍。”
太公如同未聞一般,右手抬起,手中隱現出一道金光,金光化作一長約三尺六寸,作二十一節的長鞭,金光爍爍,奪目之色使得他人不可逼視,“聽我號令,五百前軍,攻!”
蒼老之聲不怒而威,那五百前軍聽得號令,自陣中而出,但是令誰人都沒有想到的卻是太公所乘的四匹戰馬所拉的戰車也隨前軍一同而出,跟隨前軍一同向敵陣沖殺而去。
武王見狀連連暗語了幾聲不妙,畢竟太公此時已年過古稀,如此老邁之人,又如何能擔此先鋒之任,遂連忙下令,“眾軍隨我前去策應太公,務必保護太公安危。”
武王見太公如此年紀都可以身士卒,自己又怎可于陣中久待,遂命聯軍眾部皆上陣退敵。
太公望向身后那絕塵而出的陣列以及戰車,昭示著自己所行之策便已成功,畢竟除卻親身退敵之外,沒有他法能夠如此迅速的便將全軍的士氣都提振起來。
戰陣逐漸臨近,眼前的殷軍也得以看清,太公細看過后,又是捏須而笑道:“如吾所料。”
方才太公便在賭,賭這紂王絕不可能如此迅速便召集出第二支同其精銳部隊一樣精良的軍隊,雖說數量遠勝于聯軍,但是其質量卻不得比擬,畢竟陣前難尋見些許戰車,而觀其手中所持器械,也多是農具之類,想必定時緊急拼湊成的軍隊,而此中多半皆是戰俘或者奴隸。
此種烏合之眾又怎是裝備精良的周軍敵手,幾番戰車沖鋒,陣線便被拉扯的七零八落,而更多的則是自前線陣前逃離的殷軍,雖然其名義是殷軍,但是實際皆是他國戰俘或者奴隸,本就沒有信仰可言,此番上陣也多是迫于無奈,見得周軍勢頭正猛,勇不可當,便不做無意義的抵抗。
不多時,于后方負責督戰的朝歌城內的精兵便浮現于陣線之前,太公知道,現在才是此戰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