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困意襲來,太公稍稍打了一個瞌睡,方待抬首后,卻發現前方那為眾人引路的老牛此時早已不見了蹤跡,四下尋望查看,卻再難覿視其身影半分。
但是耳畔的流水聲也越發清晰,臨近水流聲所在,霧氣也被水流沖淡了些許,使得能夠稍稍看見不遠處的景物。
“太公,老奴記得此地了,這乃是淄河,待越過此河,便得以入到營丘城內。”老奴甚是歡欣的說道。
眾人聞言也頗為歡欣,畢竟眾人終于到了太公所被分封的屬地,而太公則是緩緩回首,看向身后那高聳的山巒,“多有辛勞,此等大恩,姜尚沒齒難忘。”
眾人都不知太公此言究竟對誰所講,如若他們能夠透過這深霧,看到那形似牛首的崇山,他們便會知道太公所答謝之物究竟為何。
“營丘城,老身并不太喜歡這個名諱。”許是因得此大霧所擾,令太公不由心生煩厭之意,“傳我令,此處臨近淄河,入城之后便改喚做臨淄城。”
————————————————
太公入到封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差人雕鑿了四座石像,然而石像面目極其兇惡,如同九幽之下司掌幽鬼孤魂的鬼使一般,身負四種形狀各異的兵刃,凡世難以得見,石像高約兩丈有余,但是,就連負責雕鑿這四座石像的那些工匠都不知道太公想要用此物作何,安于何處。
太公又命人用上等的木料打造了一副棺木,眾人這才知道,原來太公是為了自己的后事所做的準備,畢竟太公已年僅耄耋,也到了該思索此事的年紀。
但是那四座石像又作何解釋,畢竟哪有墓主會修繕四座這樣的石像做鎮守墓宮之用,畢竟這面目太過可怕,以至于夜半十分如若沒人一齊雕鑿,工匠誰人都不愿獨自雕鑿。
數月過后,四座石像終于被星夜趕工建成,四座石像及那副棺木被星夜送抵到了牛山之下,而此山本無名諱,牛山一名則是太公為了感謝當日將他們一行自深霧之中引領而出的靈物所命名而成的山。
人數眾多的工匠以及奴仆被遣往至牛山之下,甚是迅速的便于牛山之中挖出了一個規模并不算大的中空洞穴。
眾人都不知太公于牛山之中挖鑿出這樣規模的一個山洞要作何用,但是太公乃是這封地的侯國君主,片語成旨,所想要做之事自然無人敢加以阻攔。
“我觀文王之經,于中推算出此山之中乃有千年寒泉于此,所以才會命人于此開鑿。”太公喃喃自語,全然不顧及身旁是否有人,更不知此話究竟對何人所講。
待四座石像被立于山洞四方后,一眾工匠及奴仆被遣回,偌大的山洞此時只剩下了太公一人,以及放在身旁的那一副棺木。
金光隱現,長鞭自此而現,被太公握在手中,這柄長鞭已經許久沒有自太公身邊出現,而自棺木之中還殘存的金光,想必長鞭定是為了鎮壓棺木中人。
“破!”太公一聲高喝,于這空曠的洞穴之中甚是響亮,使得回聲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