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發,這是羅沖仔細思考后的新造型,這個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據說從商周時期就開始了,甚至更早,最早的時侯其實也沒有什么特殊意義,理由很簡單,早期的農耕民族因為披散頭發種地不方便,就開始束發,所以這也是以農耕為主的漢民族的重要標志之一。
既然準備在這個世界傳播漢文化,那就從束發開始吧。
當然了,其實這都是羅沖給自己找的借口,他也想剪短發,但是沒有剪刀啊,只能這樣了,要不然干活也不方便,最最關鍵的是——他不想戴那個綠色的羽毛冠。
新首領干練的造型一下就吸引了族人,在族人冒著星星的目光中,羅沖走到了人群中間。
沒有什么長篇大論的就職演講,說了也沒人能聽得懂,他們只關心下雪前能儲存多少食物,今年秋天會有幾個孩子出生,能活下來的又有幾個,冬天的時候能吃到幾頓肉。
太陽已經升高了,晨霧也散了,作為新首領的羅沖也開始安排今天的工作。
狩獵隊出去打獵,今天羅沖就不跟著去了,他還有別的事要忙,對于這個也沒有人反對,誰讓他現在是老大。
采集隊則是重新做了調整,部落現在一共15個成年女人,其中6個都挺著大肚子,剩下9個加上瘸子就是十個人,不過今天羅沖只派了8個女人去采集。
現在她們有了背簍就不用瘸子來保護她們了,一人拿根棍子,不求能打獵,自保還是沒問題的,千萬不要小看女人的戰斗力,尤其是原始女人,敢小看這些女人的那就是傻子,而且她們的力氣比現在的人力氣要大得多。
6個懷孕的女人留下來看家,順便照顧那幾個兩三歲的小屁孩,大一點的孩子都去拔草。
剩下的那個女人帶著兩個男孩,被羅沖安排去撈魚,只留下一個行動不便的瘸子。
大家都有了活干,但是瘸子卻沒領到任務,顯得有些沮喪,但是他不愿意閑著,就再次拿出半成品的石盆開始磨了起來,小孩子都知道拔草,作為一個成年人更要為部落做出貢獻,不然就沒有資格吃別人拿來的食物。
想想這個發誓要用一輩子磨出一個石盆的男人,羅沖就覺得他很可憐。
為了給部落留下一個石盆,哪怕他自己這一輩子都不用上,但還是在默默的付出。所以,羅沖準備給他換個理想,讓他以后專門燒陶。
燒陶這個東西其實真的很簡單,只要你不追求好看,隨便摳點河邊的膠泥,也就是粘土,放在柴堆里燒一下就可以燒出黑陶,不美觀,但是很實用,不過成功率比較低。
想燒出沒有裂紋的陶器,就要有窯,窯不用太大,太大了溫度就低,效果不好,做窯也簡單,用土磊一個就成。
但是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好的,看到瘸子又拿了石盆出來,羅沖就先給他安排了別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