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女人們一部分編麻繩,一部分在清理地面。羅沖剛才畫了個區域,讓她們清理干凈,一會兒開始搭建畜棚。
煉銅的事,羅沖現在不管了,有瘸子和四個小伙伴就夠了,他們五個人現在只是在不停的澆鑄銅板,錫板,具體的合金澆鑄步驟,因為用到的比例都不一樣,所以還要羅沖指導才行。
而羅沖現在正帶著女人們搭建畜棚,伐木隊砍回來的樹已經有了不少,都是直徑20厘米左右的,但是卻很長,每一棵都有十幾米高,像個電線桿子。
截取4米的長度,全都鋸成木樁,兩米的距離一根插進地面,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圈,空隙處綁上兩根橫木固定,然后用樹枝來編制籬笆,固定在木頭圍欄上,做成簡易的墻,最后抹上一層泥巴,就算完活了。
圈里面有一個坐北朝南的木頭棚子,蓬高四米,要能讓恐象寶寶也住進去,棚子用的木頭很多,排的密不透風,又抹了一層厚厚的泥巴,算是真正的墻了。
朝南的一面有一排小孔,外面就是食槽,可以把腦袋伸出來吃草,當然,有兩個貨是用不著的,只要把鼻子伸出來就啥都解決了。
等全部建好后,外面堆積的‘草山’也要全部打成捆,碼放在圈里,防止被別的動物或者是人破壞。
漢部落的人們各司其職,忙的熱火朝天,謝頂的部落也沒閑著。
謝頂的部落原有92人,可以說比漢部落大很多,但是上次拿9個人和漢部落換陶器之后,就沒那么多人了。
換走了9個,又病死了兩個小孩子,還有一個成年男性被猞猁掏了肚子,人口急劇下降,現在只有80個人了,還沒有漢部落現在的人多,但是謝頂并不知道這個情況,他上次來交易的時候,羅沖出門還沒有回來,所以他不知道羅沖帶回來了30人。
謝頂的部落并沒有長老,也沒什么知識傳承,但是謝頂卻很善于模仿和學習,學習漢部落的編筐,還有長矛,而且它們還自制石頭尖的長矛,謝頂甚至還想學習制作陶器。
謝頂的部落住在一個溶洞里,溶洞里有一個很小的水潭,那是他們日常生活的水源,但是到了深秋的季節,水潭上方的那道山泉就會斷流,到時候他們只能到3公里外的小河去打水,這就很不方便了,所以他們需要大量的容器來儲水。
為了獲得陶器,謝頂不惜用所有的咸石去跟漢部落交換,沒有鹽,最多就是沒勁,但是不會死,而且還可以通過喝獸血,吃動物內臟的方式補充一些鹽分。但是沒有水可不行,尤其是謝頂已經深深的愛上了肉湯的味道。
所以上次他親自來跟漢部落交易,就是為了能多換一些陶器,但還是沒能如愿以償,于是他就起了強取豪奪的打算。
以謝頂的想法,漢部落的成年男人只有不到10人,而他們卻有15個,打贏他們,并且搶走他們的陶器和食物,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至于把人也搶回來,謝頂沒想過,人多了就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謝頂不認為自己能弄到那么多的食物來養活更多的人,不然他也不會用人口來交換陶器了。
這天上午,謝頂帶了部落里的所有成年男性,加上他自己足有15個人,每人幾桿長矛,浩浩蕩蕩的向漢部落進發,準備一舉擊垮漢部落的狩獵隊,然后再去他們的居住地里大肆掠奪一番。
時至晌午,謝頂的前線斥候,已經偵察到了漢部落的狩獵隊所在,回去馬上告訴謝頂,說他們正在森林里砍樹。
“砍樹?砍樹干什么?”一個疑問出現在謝頂的心里,但是謝頂沒有多想,我管你干什么,只要打敗你們就行。
而此時,在山脊處的針葉林中,大樹和獸牙他們還在砍樹。今天他們干活很快,三把大斧子,還有兩把長鋸,兩把手鋸,有了這樣的裝備,直徑30厘米以下的樹,不到十五分鐘就能干倒一棵。
再花些時間把樹枝清理干凈,基本半個小時就能獲得一根干凈的圓木。而且這還只是一組的速度,漢部落除了長老,瘸子還有羅沖,剩下的6個成年男人加上原樹部落的4個,一共10個人,三人一組,一人看著藍馬羚,每組一把大斧子,基本上半個小時內,就能同時干倒三棵樹。
今天看馬羚的是木豚,6只馬羚現在正在山坡上吃草,待會它們會兩兩一組,拖3根圓木回家。
就在這時,從山谷對面的那座山上突然跑來一群人,每人還拿了一根長矛,曾經親眼目睹過食人族進攻的木豚,自然知道這些人不懷好意,馬上就沖山脊上大喊一聲‘有敵人......’,然后馬上拉起韁繩,拽著藍馬羚們往回跑。
對于這種土話,大樹是可以聽懂的,馬上就連比劃帶說的告訴獨耳他們有敵人。
大家立刻就停下了手里的活,抄起武器準備戰斗,居然沒有一個人逃跑。
這樣就很有意思了,大樹曾經和羅沖一起殺過人,已經不是從前的大樹了,自然不會再逃跑;而獸牙和獨耳他們,簡直就是不要命的好戰分子,試問一個被猞猁撕掉耳朵,撓的滿臉是血,還敢正面和猞猁硬剛的少年怎么會逃跑。
木豚牽著6匹藍馬羚奪路狂奔,謝頂就帶著人在后面緊追不舍,一直到了到了山脊處,嗖嗖嗖的破風聲從木豚的后面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