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城頭方寸石上,篆刻安邑縣幾個醒目大字。
安邑縣,就是青年這一世轉世之地。他這一世身份,乃是安邑縣一個小小縣尉。其身份也算是一個警察廳長了,他日常管轄事務就是安邑縣治安,以及一些糾紛事件。
如果這安邑縣不是邊陲小地,或許這縣尉也是油水頗多的,可惜這安邑縣太窮了,名曰安逸,實在是貧困不堪。搞得青年自己還要動用這種釣凱子方式來周濟自己這幫苦哈哈兄弟們。
在這邊陲之地,沒有這群忠心自己兄弟,青年總是覺著不安心,況且,在青年前世記憶中,還清楚知道就在九年之后,晉國將會徹底大亂,到了那時,五胡亂華,中元紛亂紛爭,王朝迭起,可謂中華之三百年亂世也。如此大勢之下,青年也不得不為未來打算一番,不過再經歷亂世之前,青年還有至少**年魏晉風流好日子可過。
這也是他處心積慮去接近石崇和王凱這兩個晉朝頂級富豪原因所在,有了他們支持,自己生活便可衣食無憂,還能享受九年安逸太平日子。想想都覺著美啊,青年抖了抖官服,邁步走入安邑縣城門,置于那件驚世駭俗服裝,早已被他脫下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回道安邑縣大街上,青年便化身為縣尉,葉弘。這也是他這一世名號,其出身安邑縣一戶官吏世家,其父也是縣尉,不過七年前已經離世,葉弘便自七年前接班成為新縣尉。
其母則是安邑縣一戶中姓,不過自從葉弘老爹離世后,彼此也很少來往。葉弘還有一個遠方表叔,據說是在洛陽郡做事,不過也久無音訊。在安邑縣,他這個縣尉若沒有這幫兄弟,他可算不得什么人物。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哪怕是安義縣令,縣丞都高升了,他依舊還是一個小小縣尉。
安邑縣邊陲之地,人丁不旺,滿城也就不足五千戶常在,還有一些生意買賣人,更多就是流戶,原本他們沒有資格居住城內的,無奈安邑縣太需要人口補充,為了開墾耕地,葉弘想出一個后世一個縣令辦法,就是鼓勵流戶開墾,使得他們可以有地可種,然后給予城內居住權。
早知道在這邊陲小鎮,一旦離開城墻護衛,那就意味著隨時都要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尤其是遭遇羌人過境,那凄慘場面不堪想象。于是在葉弘這條安置流戶制度下,安邑縣平添兩千戶口。
只是比起一個碩大安邑城來說,這點人口還是略顯不足。這也滅有辦法,有誰愿意來這邊陲危險之地。若不是自己轉世就出生在這安逸縣城內,葉弘也想逃離這里。
清晨,安邑縣各家商牌已經陸陸續續開門營業,裊裊炊煙下,一個油炸攤位映入眼簾,這便是街頭吳老漢,他這一手炸油條手藝,還是葉弘親自傳授給他的。吳老漢一見葉弘,立刻恭敬行禮“縣尉大人,小老兒給你請安了”。吳老漢這可不是客氣,一臉發自于真誠感激。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他還流落街頭,無吃無喝,眼下他已經算是鼎食之家了。這一切都是拖了葉弘這一手油炸滾的手藝傳授。吳老漢立刻擺出一個凳子讓葉弘坐下,上好研磨豆汁,剛出鍋油條擺放在他面前。看著這熟悉一幕,葉弘眼圈微微泛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