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到事情的本身,蘇子賢便發現自己一直忽略的重要問題,這一戰敵人的戰損是多少?敵人數量是多少?最重要的敵人究竟是什么樣的末日危險種?
“大明永樂年間,永樂大帝五次親征蒙古,在斡難河與蒙古中的部族糾纏了多次。”蘇子賢將道法云典中的一條復述出來,時隔千年,再看斡難河。
“大秦也在長城設立類似大明十六青的勢力,為的就是地域匈奴,之前你也見到了蒙恬率兵親征匈奴,數十萬人圍剿匈奴三千人,之后還是長白劍仙出手,方才平息三千匈奴之亂。”九五至尊骨從歷史中找到了蘇子賢想知道的答案,并且回答道:“當年永樂帝面對的蒙古部眾中,很可能就有秦時的三千匈奴,這三千匈奴,是華夏自古便有的危險種。”
“從一開始的逐鹿之戰,我便能看出端倪,帝憐,你是本就存在的,對于華夏中的歷史,你應該更了解才對。”蘇子賢問道。
“以前我只是一把劍,至于什么時候擁有靈智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那么遙遠的事情?你要問我,還不如直接問問應龍。”帝憐回答。
“我們可能被五萬殘兵給耍了。”蘇子賢回看數百里之外的居庸城方向,“我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堅守居庸城,但在我們來之前,居庸城內便有五萬殘兵。”
“你懷疑那三千‘匈奴’藏在了殘兵中,混進了居庸城?”古劍帝憐問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城內本就薄弱的守護力量,便失去了居庸城的地形優勢,而且居庸城城門一封,便會成為三千‘匈奴人’的獵場,城內所有人都會是饕餮大餐中的一份子。”
“我們可見過那些殘兵,沒有感受到末日殘種微粒的氣息,是不是我們多想了,這三千‘匈奴人’可是白臉兒的底牌,倘若他放空自己身邊的力量,豈不是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古劍帝憐回答。
“三千‘匈奴人’,又不一定要全部派出來,我還記得四萬八千人先鋒軍殘兵,兩日內就銳減了兩千,這兩千人在城內被特殊處理,從我進城到離開,都沒有見到這兩千重傷身故的殘兵。”蘇子賢輕聲言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兩千‘匈奴人’,那也是不小的戰力,現在我們趕回去,也來不及了。”古劍帝憐說道。
蘇子賢從兜里摸出一枚警示煙花,心中嘆道:“希望城中的,能有所準備吧……”
“戾!”蘇子賢朝著南方丟出警示煙花,一條橙色的煙火劃過北方的星空,最后于居庸城北部天空綻放一朵曇花一現的細小彩花。
“這個警告,應該沒什么大用吧?這里距離居庸城大概有三百里,能看到的幾率很小。”帝憐感覺到蘇子賢作為,然后問道。
蘇子賢將手中的通訊器打出危險的標語,這是小馬特質的,據說是和廣寒宮的量子設備連線,信號超強,不過眼前只有簡單的發訊器,更多的設備還在研制中。
公元2112年,6月7日夜,邊疆長城重鎮,玉城
居庸城是正北部的華夏守城,玉城也是無數座關隘中的一個,不過距離居庸城相隔遙遙。
當時三十萬先鋒軍從各處關口出長城,其中居庸城和玉城兩處出兵最多,所以玉城內逃回來的殘兵也有近萬人。
此刻在玉城負責城內城外事宜的,是寶齋堂的少東家張子裕。
寶齋堂的資歷雄厚,應對上這個局面,所作的準備要比居庸城多得多。
張子裕帶著花子苓、謝子敬同行,在寶齋堂的安排下,從華夏內部送來的藥品和食物數不勝數,足以解決玉城的危機。
“子裕,蘇子賢發來的警告訊號。”花子苓慌亂的進門,手中拿著通訊器說道。
“嗯。”子裕平靜的點頭,一側的謝子敬也異常寧靜,反倒是花子苓依舊著急的在門口跺腳,“你們不著急,九五至尊在居庸城那里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