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受堯就在香江娛樂界混跡,很快就明白了劉青山沒有說出來的潛在詞,之前對于此人的觀點態度,馬上就有了更進一步的變化。
“你今年才22歲吧?我怎么覺得好像比我還老?考慮問題的深度很可怕!”
聽了他的話,劉青山呵呵樂著聳聳肩:“先這樣的問題,我現在都懶得回答了!不是我不知人情世故,而是同樣的一個問題回答過太多次,首先的反應就是自我的厭煩。”
洪大寶也是笑著插話:“這也是一個成了名的公眾人物共同的煩惱,你得試著自我調整,強行適應,不然因此抑郁了只能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這倒是大實話!”劉青山頗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在別人的眼里,只會更多地看到了我們在銀幕上制造的無限榮光,卻很少有人會留意拍攝時候造成的傷勢,以及所謂的功成名就背后的辛酸。”
“行了,你才多大,就這樣感慨了?以后經歷的越多你會越麻木,現在要做的只是在完全麻木之前,盡可能多的留下一些能讓內心感到無怨無悔的經典作品!我可不是在唱高調,而是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來提醒你怎么樣來利用自身的才華!”
羅受堯這番話的內容,常常被文藝的描述為人間清醒,它是需要多少年的人生閱歷來凝實,至于傾聽一方能接受多少,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說話者或許根本就不在意。
不過此時的他不僅語氣上相當陳懇,在態度上更是直接:“山子,在藝人這條路上,你或許會走得很遠,但你要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借用了另一個身份的便利,敬畏感知道嗎?所以你今后的路和別人的都不一樣,我之前對待你的態度,就是想側面的提醒你一下。但看到了你的劇本以后,我在想是不是自己一直都輕視了你的內心成熟程度?總之,自己的路自己把握,切忌年少輕狂!”
劉青山對于此人的觀點,同樣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照自己,對方顯然只是個普通人體質,卻能夠身跨三個不同行業均能做得風生水起,這個人的見識和能力都非同小可。
進而,他對這個人的內心好感大漲,也有了今后進一步合作的打算。
只是在這樣的大庭廣眾之下,他不好有所表現,只能是頗具意味的向他點了點頭。
一上午就在那間臨時會議室里度過了,關于《奪帥》的完成部分,他還真看了一些,并針對里面的一些小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午他婉拒了劇組的邀請,帶著人直接趕往另一個劇組。
《導火線》的拍攝場地位于香江的偏遠郊區,走在路上時,看到車窗外的景色,劉青山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等經過一段上坡的土路時,他才猛然想起來,這一段的路程竟是跟他之前前往海邊偷渡口抓捕肥華時的路況相當近似。
同樣的感覺,庫納勒也體會到了,“師父,這里的環境有沒有熟悉感?”
劉青山笑道:“我也在想這個問題,你們那里也一樣,或許滿天下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