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影片的定位于此,自然情節發展以順暢緊湊為主,“導火線”一經點燃,即快速燃燒,直至最后爆炸!
中間絕無劇情片中的繁枝褥節,文戲武戲渾然一體,充分顯示了劉青山的劇本里掌控全局的劇情編撰的功力,也確實做到了他之前承諾的文戲和武戲的平衡。
當然了,葉偉興導演的執導能力,是將劇本演變成畫面的最大功臣,但在動作場景方面的把握權,交到劉青山手里是不容置疑的。
而且,因為有了他,能夠將原本兩、三天的戲集中在幾個小時里拍攝完成,因而今天的這場對決大戰,就趕在了天黑時前順利結束了。
郊外的拍攝場地,也到今天為止,隨后的場景就會換到其他地方。
因為場景的不適合,今天并沒有劉青山的戲份,所以當天早早收了工,盡快趕回市區也順便給他接風。
回去的路上,劉青山特意把甄鄒二人叫到了一輛車上,好利用路上的時間抓緊給兩個人治療傷勢。
晚上的聚餐劇組的人都到了,但花錢的人是劉青山,因為他還要照顧到自己人,那可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于是索性把人直接接到了入住酒店。
布米老爹父子也在吃飯前趕到了,今天他們是被港府的人接去了,宴會加上各種會談,行程同樣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旅游團也早早等在了酒店里,連下了飛機就不知去向的張培年也帶人出現了,加上幾位來訪的明星客人,當晚居然擺了整整二十桌,才算是讓所有人都坐下。
酒店方請的是當地的大廚,眾人也吃得盡興,在十一點多結束后,張培年就把劉青山單獨叫到了一個房間里。
跟著他出現的還有兩人,一個是駐港部隊的軍官連暉文,一個是不曾言明身份的曲哲梁。
能當著他們兩人的面,向劉青山提出一些國家層面相關部門的忠告,已經說明此二人一定也跟那類部分之間有些關聯。
張培年轉告的那些話也沒什么可避諱人的,無非是些莫要仗勢欺人、違反國家、民族大義的事情,少說些不利于安定團結之類的警告詞。
但在他說過之后,那個曲哲梁提出了另外的要求,比如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要推掉身邊的一切積極提供幫助。
關于這個問題,劉青山并沒有直接回復,而是找了個需要時間考慮的借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