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個大猩猩的特效制作確實存在,只不過特效部分在整部電影里占據的份額并不多。
劉、樸二人需要做的,首先跟幾位動作捕捉的演員學一些特型動作,以及面部表情動畫教程,然后就是穿上布滿小球的緊身服四處走動。
制作方會把他們復雜的肢體和面部動作傳遞到動畫角色身上,這一過程甚至可以不用電腦,而是采用逐幀轉描,這種方法只是單調地一幀幀跟蹤實拍畫面。
而后是動畫師手工制作角色動畫,他們需要參考視頻素材,之前是學習演員的表演,甚至是直接拿鏡子照著自己畫。
如今有了劉、樸二人的視頻素材,就可以直接根據他們的形體形象,來順序地填充不同關鍵幀之間的角色運動。
早期的動作捕捉還是攝影棚專屬的技術,演員穿著緊身服,被專門的攝影機和燈光圍在空蕩蕩的舞臺中央。
如今由安迪提出了“表演捕捉”的概念,包含多名演員,能夠捕捉面部甚至嘴唇動作。
所以,雪域的制作也大幅提升了面部和全身動作捕捉的真實感,并把動作捕捉從攝影棚帶到了片場,讓頂級動作捕捉演員的表演,并與其他演員交互,這也是今后電影中數字角色制作的標準流程。
不過這兩位寒國“臨時特型演員”就不需要趕往片場了,因為這部電影里并沒有大猩猩跟人互動的場面,僅僅是把它們的形象設計出來而已。
即使在娛樂業已經相當發達的寒國,這樣的新型動作捕捉特效仍舊處于之前的拍攝流程,目前也只有安迪的益美智電影工作室掌握了前期開發,甚至好萊塢的特效團隊也是一知半解。
這樣的高科技拍攝手段,學起來雖然很枯燥,但涉及到的一些高科技運用手法還是有相當的趣味性,因而在渡過了一開始的不情不愿之后,劉在石和樸明秀都在逐漸產生了興趣。
劉青山和金溪善實際上根本沒多少事做,他們只需要全程跟著,并不時地給二人的學習和扮演搗搗亂,說些譏諷嘲笑的話,就足以保證攝影棚內始終充滿著歡樂氣氛。
大猩猩的特效制作,實際上早在拍攝《魔戒》時,益美智電影工作室已經有了全套的制作流程,加上安迪派過來的幾位特效演員又是專業人才,因此短短的一天使勁已經足夠了。
但由于劉、樸二位新人的加入,就大大延長了具體制作時間,幸好他們兩個的戲份并不大,并不需要跟其他大猩猩一樣有復雜的情節扮演。
在第二天的上午,二人實際上已經順利完成了角色扮演,只是他們急于看到最終效果,所以等到了下午才離開雪域。
這一次的挑戰內容,是有一個前提的,必須要讓自己所參與的鏡頭正式進入上映的版本當中,因此他們兩個都很重視未來的演出效果。
有益美智電影工作室的那批人在,最終的特效效果必然相當高級,跟之前舊有的特效簡直是天差地別,兩個人的成就感十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