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性質就像是跳遠運動員飛奔至踏板起跳后的兩腳虛踏,只不過他在空中踏出的可不止兩步,而是猶如腳下被安裝了發動機一般的連續不斷。
這種表現形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眾人視線,早在倫敦遇襲時,他就曾越過四米多高的街中護欄,落下時虛踏著街邊灌木叢,轉眼就消失在路邊樹蔭的昏暗里。
如今人們再一次清晰無數倍的看到了這種如掠空飛鳥般的輕身功夫,眼望著那道半空里翩若驚鴻的身影,幾乎所有的人都大張著嘴巴,眼神里充溢著滿滿的不可置信。
就在人們的剎那恍惚之間,劉青山已經安然通過了那個關卡,知道落地后的幾秒鐘之后,觀眾們才反應過來,在“啊,啊”的驚嘆聲之后引燃了如雷般吼聲無數。
于是,整個先鋒廣場,所有人都在拼了命的鼓掌,送上了他們的最崇高敬意,沒有人可以例外。
里面更夾雜著口哨聲、呼喊聲、起哄聲,所有人都在為劉青山加油鼓勁,所有人都在為之送上驚嘆雀躍的祝福。
那喧鬧而轟動的聲響,讓眼前絢爛的燈光激情澎湃地激蕩起來,似乎那一刻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片密集綻放的光暈之中,失去了原本的影綽輪廓。
而劉青山似乎對發生的一切恍若未知,徑直走向了同樣有些神情恍惚的四名選手。
“你們也看到了,任何的阻擊對我來說無關緊要,接下來就看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了!為了節目效果考慮,我還是選擇最后一個出場,你們最好也不要再做停留了,一鼓作氣的去征服賽道吧,看看自己的身體極限到底在哪里!”
他的建議,同時也是節目組的意見,不然每過一關就要耽誤一些時間,這樣會大大延長節目的占用,會影響到電視臺其他欄目的正常播出。
而且不斷地中斷闖關過程,也會大大地降低賽事的緊張氛圍,失去了比賽的嚴肅性和觀賞性。
接下來的幾關是玻璃墻、泡泡陷阱、巨大滾筒、擺錘......
這些關卡既從體力、靈活度、柔韌度等多個維度地考驗參賽選手的能力,極具重量感的道具設計,也讓觀眾因視覺所帶來的緊張感而心跳加速。
這些環節不僅僅是簡單考驗選手的力量或速度,還有包括對選手的記憶力、心理素質、身體協調性、彈跳技巧等多個維度的考驗。
它們就是一系列的各式體能考驗,純粹對挑戰者的體魄進行的終極潛力挖掘,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較為戲劇性的失敗場面則是笑點。
總之每一關卡的存在意義就是讓選手們突破人體的本身限制,在各種障礙中靈巧穿梭。
選手們做出的各種酷炫動作,也會令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正是這檔闖關節目受到萬眾矚目的主要原因。
更何況比賽場景的設計上也極具現代感,一連串的凸起圓球、可跟隨選手移動的亮燈展板、傾斜且方向相對的狹小起跳平臺、高高聳起的跨欄式障礙……
形態各異的賽道設計配以灰藍色的燈光,令選手們的比賽不僅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也極具視覺美感。
這一檔闖關節目模式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具備多種不同元素互相搭配的可能性,也必將令這一模式成為永遠不會落幕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