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精心設計,傻瓜龐克的兩個人是體會不到的,他們此時已經在心里幻想具體的制作過程了,如此高品質的音樂,早讓兩個人迅速沉迷其中。
過了很長時間,本高特才意猶未盡的開口:“我已經很高估劉先生的創作能力了,還是沒想到你居然能拿出來這么優秀的作品!而且我敢斷定,這首歌會是引導全球音樂風格走勢的前衛之作,感謝劉先生的信任,我們兩有信心把它制作成你心目中的品質!”
克里斯托緊跟著表態:“相比這首歌,我更看好《boom》的迅速躥紅,而且如果我估計的不錯,你是打算利用這首曲子把假面舞團推出來吧?”
此時的兩人,并沒在公眾面前的那番裝束,摘取了那他們頭上笨重的頭盔后,其實二人的長相還算是眉清目秀。
他們戴上意味著面具的頭盔僅是一種DJ界的專屬符標志而已,縱觀現在電子音樂樂壇,幾乎所有DJ都使用自己的專屬符號。
有些人僅僅在演出時使用,他們會把自己的臉卡通化做成logo。
有些人和傻瓜龐克一樣,直接帶上面具掩蓋自己的面容。
使用的方式不盡相同,但都是個人符號主義的體現。
其實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在如今娛樂消費主義盛行、科技主義和音樂相結合的時代,特別是在電子音樂這個沒有像傳統R&B那樣具有高作者辨識度的流派,作者的個人符號所充當的角色不容小視。
劉青山解釋過對于《boom》的使用之后,問到了這樣的問題,他的奇怪之處是,為什么二人不選擇類似如面罩或同樣輕便的假面面具。
克里斯托樂道:“剛出道的時候,我們考慮更多的是耍酷,劉先生沒覺得這種部分具有科幻風格的頭盔很酷嗎?”
本高特狠狠地白了他一眼,“都是這家伙出的主意,當時的語氣跟現在一樣!結果時間長了,長途跋涉參加演出的機會多了之后,就逐漸感到了它們的笨重和不方便,所以我們正在考慮是不是改變一下風格!”
劉青山很認同他們的改變,“其實特種兵頭上戴得面罩就很適合,如果再經過一些風尚設計,完全可以取代頭盔的作用!”
此時的克里斯托有些苦笑地道:“可惜這種改變不見得成功,因為我們的經紀公司很滿意現在的形象設計,簽約公司也不希望太大的變化出現!”
話說到這種份上,劉青山就不好繼續參與意見了,顯然兩個人之間的意見并不統一,克里斯托似乎更希望把這種風格延續下去。
于是他馬上轉了話題:“我來西雅圖還帶了一個人,打算讓你們教他一些電音的創作和設備操作技巧,這不算偷師吧?”
克里斯托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照理說,劉先生一下子給了我們兩首歌,除了我們的簽約公司要支付一定的版權費用之后,我們兩個也要有點表示,但既然你有其他的要求,我們之間就兩抵了,包括隨后的演出費!”
這樣的公然談到錢,在西方社會很正常,就像是吃飯的時候所采用的分賬付款方式,所以他這些話說的很自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