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是位看不出實際年齡來的老人,滿臉的溝壑縱橫,鏤刻著明顯的歲月痕跡。
而且他開口說的話,果然是劉清山聽不懂的土話,但他身邊有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同樣臉上有白色的土著顏料,可以隱約看出來她除了長得黝黑之外,竟是略有幾分姿色。
女孩會一口流利的寒語,聽李呈錫介紹,這個女孩是村長的孫女,就是曾去陸地上的城市里就學過幾年的年輕人之一。
顯而易見,這么原始落后的村落,派出人出去學習,就是為了方便跟外界來人的交流。
不過這個女孩不是是生性冷漠還是嚴守部落規矩,只會有選擇的你問我答,一旦超出村民的某種底線,多一個字她也不會回答。
李呈錫顯然是這里的熟人,所以才會有村長主動出面的情況,或許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來,恐怕連村長家在哪里都問不出來。
因為這里的建筑風格是一樣的,甚至連院子的大小也幾乎不差,那些之前圍觀的人都是些小孩子或是老年婦女,明顯聽不懂任何問話。
李呈錫的問題也直截了當,主題就是想請一位向導往深山里探路,其實以劉清山的探識能力,目前已經有上千米的探識范圍,并不需要什么向導。
但這里是人家李家的私人土地,一切規矩就要依著來,只能等到進入深山老林之后再自行決斷了。
村長嘰里呱啦了一氣,女孩隨即翻譯:“我爺爺說了,要看看你們的報酬,但是手電筒之類的就算了,刀具什么的如果是數量足夠多倒是可以!”
劉清山一行人都是一身野外裝束,這里的土著也不是傻子,能看出來他們會攜帶著一些適合山林生存的先進工具。
但他們身上都有功夫,帶的東西里是有開山刀之類的,但至多人手一把,能拿出來的也就三兩把,剩下的還要自己留著用。
不過劉清山眼珠一轉,就從背后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個蓄電池燈,那是一種電視臺演播廳里使用的,用于內景攝影的單聯式電瓶燈。
這是他在mcc電視臺要來的東西,一共有兩個,留在這里一個倒也沒什么問題。
“它叫電瓶燈,可以用來平時晚上的照明用,為了省電,可以把里面的多余燈管拆下來,只保留一個可以用很長時間!等電瓶沒了電,可以找這位李先生找個地方充滿電繼續用,總比那些手電筒強多了吧?”
現在的手電筒還沒有可以充電的,都是在用大小不等的蓄電池,而且這種電瓶燈幾十只保留一個燈管,也抵得上十幾只手電筒的亮度。
他隨后當場試了試,村長的臉上有了點兒變化,就跟自己的孫女嘀咕了半天。
女孩隨后說道:“這個東西也可以,但是還不足以支付向導的費用,如果能有百斤以上的獵物,我們村就可以幫你們派出一位年輕力壯的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