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們兩個來共同監制劉清山的導演第一課,確實很有必要性,也為了便于他更快地進入狀態。
因而接下來一天的拍攝內容只是一些零碎畫面,主要目的還是幫著劉清山了解到更多的駕馭難度。
馮導因此滯留了三天,臨走前撂下了一句話這小子就是個怪胎,學習能力太恐怖,什么事上手一次就能過目不忘
事實上也是如此,除了頭兩天劉清山各種指令的下發還頗感生疏,但從第三天起就有模有樣了。
而且他把兩位大導演的執導狀態學了個十足,該嚴厲起來的時候,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股威懾力,連見慣了場面的周仁發都會打激靈。
不過在拍攝之余他能很好地跟劇組人員交流,那種和氣勁兒又是極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他甚至在幾天里就熟悉了村子里的每一個人,無論在大人小孩面前,都能熟絡得仿佛認識了很久,每個人的大名小名都能記得住。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并不復雜,民國年間,花錢捐得縣長的馬邦德攜妻及隨從走馬上任,途經南國某地,遭劫匪張麻子一伙伏擊,隨從盡死,只夫妻二人僥幸活命。
馬為保命,謊稱自己是縣長的湯師,為湯師爺許下的財富所動,張麻子搖身一變化身縣長,帶著手下趕赴鵝城上任。
隨后,怎么也想不到竟會被卷入這場土匪和惡霸的角力之中,鵝城上空愁云密布,血雨腥風在所難免。
最精彩之處就是各方勢力間的手段頻出,燒腦劇情接連不斷,爆笑場面更是層出不窮。
例如馮志剛的那場戲,就讓這個劇組上下看是到了什么才是歡樂。
直到進組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也沒看過劇本,一進劇組,當劉清山提出換個發型的建議之后,這位二話沒說,把自己完全放心地交給了導演和化妝師。
讓子彈飛的年代背景雖定在北洋時期,片中人物的造型卻清一色走潮男路線,馮志剛也成為其中一員,理了個小貝式的莫西干發型。
劉清山還特意給他準備了一雙無框圓片眼鏡,整個造型完成后,現場有人大呼馮導很像卡通形象“七喜小子”,馮導自己也忍俊不禁,自嘲從沒這么時尚過。
他的主要對手戲是和葛優及劉劉佳玲完成,此前向來是坐在監視器前看葛優表演的馮志剛,此番坐在葛優對面演對手戲,他自稱“是一件非常新鮮但有難度”的事情,完全不敢看對方的眼睛,因為看了就怕笑場。
其中有一場與葛優、劉佳玲相談甚歡的戲中,他連唱帶比劃還手舞足蹈,表情豐富,頗具喜感。
可這樣一場戲,連拍了n條都沒過,現場要不就是工作人員忍不住笑場影響收音,要不就是忍笑憋出內傷的攝影師一直“手抖”,導演劉清山不得不佯裝發怒,才讓這場戲成功拍完。
原版電影的臺詞很多都是現場現改的,據說因為現場改臺詞,一度讓周仁發覺得很不高興,擰巴了半個月之久。